关于唤醒的成语 (6个)

1

警愦觉聋

成语拼音:
jǐng kuì jué lóng
成语解释: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糊涂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2

发聋振聩

成语拼音:
fā lóng zhèn kuì
成语解释: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成语出处: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
3

发蒙振聩

成语拼音:
fā méng zhèn kuì
成语解释: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
4

启聩振聋

成语拼音:
qǐ kuì zhèn lóng
成语解释: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悟。比喻用语言文字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成语出处:
清·邓显鹤《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聩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说。”
5

振聋发聩

成语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语解释: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糊涂、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6

振聋启聩

成语拼音:
zhèn lóng qǐ kuì
成语解释: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悟。比喻用语言文字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成语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创办一个《民心日报》,想在舆论方面,多做些振聋启聩的工作。”
* 关于唤醒的成语 形容唤醒的成语 描述唤醒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