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辙迹自成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辙迹自成沟”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é jī zì chéng gō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辙迹自成沟”全诗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
宋代   苏辙
客车来不息,辙迹自成沟
莫怪慵登寺,犹宜常举头。
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
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车来不息,辙迹自成沟。
莫怪慵登寺,犹宜常举头。
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
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扶风道中的天花寺小亭中的情景。客车络绎不绝,车辙留下深沟。作者懒散地不愿登上寺庙,仍然乐于抬头远眺。独自游玩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望远比登高楼还要美好。小亭的每个角落都写满了题诗,每一首诗都是谁为之收藏的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展示了苏辙的写景能力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整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客车不断来往、车辙深沟的观察,形象地刻画了繁忙的世界与宁静的小亭的对比。作者选择了不登寺庙而抬头远望,显示出他对清新自然和远方的向往。诗中的“知忆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苏轼,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回忆使作者倍感愉悦。作者通过望远与登高楼相比,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选择。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小亭中无处不题诗的景象,也引发了读者对这些诗是由谁收藏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互交织的场景,并通过作者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远方和亲情的思考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辙迹自成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tí fú fēng dào zhōng tiān huā sì xiǎo tíng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

kè chē lái bù xī, zhé jī zì chéng gōu.
客车来不息,辙迹自成沟。
mò guài yōng dēng sì, yóu yí cháng jǔ tóu.
莫怪慵登寺,犹宜常举头。
dú yóu zhī yì dì, wàng yuǎn shèng dēng lóu.
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
chǔ chù tí shī biàn, piān piān shuí wèi shōu.
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辙迹自成沟”平仄韵脚

拼音:zhé jī zì chéng gōu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辙迹自成沟”的相关诗句

“辙迹自成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辙迹自成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辙迹自成沟”出自苏辙的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