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曾识离骚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几人曾识离骚面”出自宋代方岳的《买兰》,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rén céng shí lí sāo mià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几人曾识离骚面”全诗

《买兰》
宋代   方岳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买兰》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买兰》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译文:
几人曾识离骚面,
说与兰花枉自开。
却是樵夫生鼻孔,
担头带得入城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凡的樵夫,他在山野间发现了一朵美丽的兰花,于是将它采摘下来,带入城市出售。诗中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

首先,诗人提到"几人",暗示了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认识到离骚的美妙。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这里,诗人通过暗示,表达了认识到离骚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可能对诗词无感或者无法理解。

诗中的樵夫发现了兰花,但他并没有欣赏它的美丽,而是将其采摘下来,担负着重负带入城市出售。这里的兰花象征着纯洁、高雅的文化和美好的事物。樵夫的行为暗示了现实生活对于美的追求常常受到物质利益的侵蚀和束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一种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樵夫和兰花的描写,隐喻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被功利和物质的束缚所限制。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呈现出一幅景象,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美和现实的思考。它通过表面简单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几人曾识离骚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ǎi lán
买兰

jǐ rén céng shí lí sāo miàn, shuō yǔ lán huā wǎng zì kāi.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què shì qiáo fū shēng bí kǒng, dān tóu dài dé rù chéng lái.
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几人曾识离骚面”平仄韵脚

拼音:jǐ rén céng shí lí sāo miàn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几人曾识离骚面”的相关诗句

“几人曾识离骚面”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几人曾识离骚面”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几人曾识离骚面”出自方岳的 《买兰》,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诗句汉字解释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