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坐倚朱藤杖,
我坐在红藤枝下,
行歌紫芝曲。
一边行走,一边唱着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
可惜未能遇见商山的老人,
见此野老足。
只能看到这些田园里的老人。
愿同荔支社,
我愿与当地的村社一同,
长作鸡黍局。
长久地生活在这里,过着简朴的生活。
教我同光尘,
教会我与尘世共存,
月固不胜烛。
即便明月照耀,也不如蜡烛明亮。
霜飙散氛祲,
寒霜飘散在空气中,
廓然似朝旭。
它们宛如朝阳一样明亮。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他坐在红藤枝下,行走并唱着紫芝曲,希望能够与乡野的老人们共同生活,过上朴素的生活。他认为与尘世共存比追求名利更加重要,就算明月也不如蜡烛明亮。诗中还描绘了寒霜飘散的景象,如同旭日般明亮。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追求简朴、向往自然的心境,表达了对纯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清新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guī yuán tián jū liù shǒu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zuò yǐ zhū téng zhàng, xíng gē zǐ zhī qū.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bù féng shāng shān wēng, jiàn cǐ yě lǎo zú.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yuàn tóng lì zhī shè, zhǎng zuò jī shǔ jú.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jiào wǒ tóng guāng chén, yuè gù bù shèng zhú.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shuāng biāo sàn fēn jìn, kuò rán shì cháo xù.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专题为您介绍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古诗,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苏轼 《鹿鸣宴》苏轼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苏轼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苏轼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苏轼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苏轼 《扇》苏轼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苏轼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苏轼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