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苏轼

宋代   苏轼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麓云根露角牙,
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
未放苍龙浴渥洼。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寺庙的景象,强调了修行者在佛法中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诗中通过描绘山林、水流和自然元素,抒发了诗人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赏析:
诗的第一句"东麓云根露角牙"描绘了寺庙位于山麓的景象,云雾缭绕,寺庙犹如巨大的牙齿露出地面。这一描写表现了寺庙的庄严和壮观。

接着,诗人描述了"细泉幽咽走金沙",细小的泉水低声细语地流淌,仿佛是在金沙上奔驰。这里的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也暗示了修行者在佛法中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不满和对生死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的肉体和尘世的束缚无法容纳灵魂的升华,未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苍龙一样,洗净尘埃,获得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山林、水流和龙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哲思和情感。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佛法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fú rì shān róng zhǎng lǎo fāng zhàng wǔ jué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dōng lù yún gēn lù jiǎo yá, xì quán yōu yè zǒu jīn shā.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bù kān tǔ ròu mái shān gǔ, wèi fàng cāng lóng yù wò wā.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专题为您介绍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古诗,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苏轼 《芙蓉城》苏轼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苏轼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苏轼 《和陶贫士七首》苏轼 《和陶贫士七首》苏轼 《和陶贫士七首》苏轼 《和陶贫士七首》苏轼 《和陶贫士七首》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