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阴堂》 苏轼

宋代   苏轼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溪阴堂》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溪阴堂》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内容: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中文译文:
当白水充满时,两只鹭鸟下落,
在绿槐高处,一只蝉鸣唱。
酒醒后门外已是三竿高阳,
我躺在床上,观赏溪南十亩的荫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清晨醒来后所见所感的景象。诗人描述了溪水充满时两只白鹭下落的情景,绿槐树上一只蝉唱出清脆的歌声。他醒来后,阳光已经高照,透过门外的竹竿照在庭院中。诗人躺在床上,观赏着溪流旁十亩地的阴凉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苏轼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表达了清晨的宁静和自然的生机。接着,酒醒门外三竿日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太阳的升起。最后,作者卧床观赏溪南十亩阴的画面,传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同时也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传达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引导读者沉浸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岁月静好的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溪阴堂》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xī yīn táng
溪阴堂

bái shuǐ mǎn shí shuāng lù xià, lǜ huái gāo chù yī chán yín.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jiǔ xǐng mén wài sān gān rì, wò kàn xī nán shí mǔ yīn.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溪阴堂》专题为您介绍溪阴堂古诗,溪阴堂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苏轼 《送范纯粹守庆州》苏轼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苏轼 《送王伯AA28守虢》苏轼 《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苏轼 《书皇亲画扇》苏轼 《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苏轼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苏轼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