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苏轼

宋代   苏轼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未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只有在起初作时,才能在完成之处停止。
蛟龙切勿放纵睡眠,雷雨必须停止。
要能掌握无穷的火焰,尝尽未曾燃烧的油。
深夜人已散去,只有一盏孤灯留下。

诗意:
这首诗词以修炼内丹之道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于修身养性的思考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和富有禅意的语言,诗人通过描绘一位海上道士的修行经历,寄寓了人生的修行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炼之道。诗的前半部分强调了起始和结束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开始时要保持专注,而在结束时要有所收敛。蛟龙和雷雨象征着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诗人告诫修行者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雷雨也象征着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只有停止才能获得平静。诗的后半部分以火焰和油为象征,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精神修炼的追求和不断探索的决心。最后一句描绘了深夜中孤灯的景象,寓意修行者在众人散去后,仍然保持初心和坚守,追求内心的明亮和安宁。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修行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它不仅具有禅宗的意味,同时也传达了对于内心宁静和专注的追求,呼唤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净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ǎi shàng dào rén chuán yǐ shén shǒu qì jué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dàn xiàng qǐ shí zuò, hái yú zuò chù shōu.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jiāo lóng mò fàng shuì, léi yǔ zhí xū xiū.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yào huì wú qióng huǒ, cháng guān wèi jǐn yóu.
要会无穷火,尝观未尽油。
yè shēn rén sàn hòu, wéi yǒu yī dēng liú.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专题为您介绍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古诗,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苏轼 《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苏轼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此诗为黄庭坚作?》苏轼 《寄高令》苏轼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苏轼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苏轼 《赠僧思谊?一题:又赠老谦或谓为刘贡父作?》苏轼 《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苏轼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苏轼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