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为牛马,见到草豆会欢喜。
曾为女子,见到男子也会欢喜。
如果我真正是我自己,只会长期如此。
如果好恶无定,应该知道是外物在驱使。
作为一个堂堂的大丈夫,不应该把外物当作自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我认知和人性的思考。他以自己曾经为不同生物和不同身份感到欢喜的经历,来反思人们对于外物的依赖和对自我认知的迷失。作者认为,真正的自我应该具有坚定而独立的品性,不受外物的左右,不被物质和欲望所驱使。

赏析: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是王安石的自述之作,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真正自我定位的探索。诗中的牛马、草豆、女人和男子等形象,代表了不同的欢喜对象,而作者则以自己的经历提醒人们应该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自我。他指出,如果个人的好恶无法确定,那就意味着在外物的驱使下失去了自我,这是一种不应该被大丈夫所接受的状态。

这首诗词质朴而直接,言简意赅,通过简单的对比和自我反思,揭示了人性的迷失和应该追求的独立自主。它呈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思想观点和对于人的本质的洞察力,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外物诱惑时应该保持清醒和坚定。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思辨能力,使读者在短短几句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nǐ hán shān shí dé èr shí shǒu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wǒ céng wèi niú mǎ, jiàn cǎo dòu huān xǐ.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yòu céng wèi nǚ rén, huān xǐ jiàn nán zǐ.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wǒ ruò zhēn shì wǒ, zhī hé zhǎng rú c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ruò hào wù bù dìng, yīng zhī wèi wù shǐ.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táng táng dà zhàng fū, mò rèn wù wèi jǐ.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专题为您介绍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古诗,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安石著名诗词

《元日》 《梅花/梅》 《伤仲永》 《泊船瓜洲》 《登飞来峰》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游褒禅山记》 《春夜》 《江上》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读孟尝君传》 《雨霖铃》

您也许还喜欢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