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
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
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
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旌一幅粉书名,
行路知君亦涕零。
遂失词人空甫里,
谩留悲鹤老华亭。
主张寿禄无三甲,
收拾文章有六丁。
归处仙龛终不远,
新坟东见海山青。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为河中使君陆公所写的挽辞,共有三首。诗中表达了对陆公的怀念和对他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人自述自己的悲伤之情,描述了陆公的墓志铭、离别时的场景以及自己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陆公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前旌一幅粉书名"揭示了陆公的事迹和成就被铭记于前旌之上。"行路知君亦涕零"表达了诗人对陆公的离去感到悲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陆公的心意。

诗中提到了"谩留悲鹤老华亭",描绘了陆公离去后,诗人留下的华丽亭子空无一人,只有悲鸣的仙鹤,增添了凄凉之感。

接着,诗人提到了陆公的追求,他主张"寿禄无三甲",即主张官位和俸禄不应该限制在前三甲之内,而应该给予更多人机会。他还提到了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表示将整理文章六经三史,以期能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表达了陆公的归宿之地并不遥远,他的新坟在东方,可以看到青山和大海,展示了陆公的高尚品质和墓地的优美环境。

整首诗词抒发出对逝去的陆公的哀思和对他的景仰之情,展示了王安石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赞颂之意。同时,通过描绘陆公的追求和诗人自身的努力,也体现出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ōng shǐ jūn xiū zhuàn lù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qián jīng yī fú fěn shū míng, xíng lù zhī jūn yì tì líng.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
suì shī cí rén kōng fǔ lǐ, mán liú bēi hè lǎo huá tíng.
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
zhǔ zhāng shòu lù wú sān jiǎ, shōu shí wén zhāng yǒu liù dīng.
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
guī chǔ xiān kān zhōng bù yuǎn, xīn fén dōng jiàn hǎi shān qīng.
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古诗,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安石著名诗词

《元日》 《梅花/梅》 《伤仲永》 《泊船瓜洲》 《登飞来峰》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游褒禅山记》 《春夜》 《江上》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读孟尝君传》 《雨霖铃》

您也许还喜欢

《思王逢原三首》王安石 《思王逢原三首》王安石 《思王逢原三首》王安石 《燕》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王安石 《感事》王安石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王安石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王安石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