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郎士元

唐代   郎士元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分类:

作者简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郎士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郎士元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中文译文:
雨过后,深巷静谧,我独自饮酒送走残留的春天。
虽然这里的车马很少,有些荒僻,但莺花并不嫌弃贫穷。
家里的窗户上沾满了虫丝的蛛网,床上的尘土上印着老鼠的脚印。
借问使我想起山阳的盛会,如今有几个人还留在那里?

诗意与赏析: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这首诗通过描述深巷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深巷中独自饮酒,送走了残留的春天,感叹身处寂静的地方,虽然车马很少,显得荒僻,但美丽的莺花却不因贫穷而弃之不顾。同时,诗人运用了虫丝粘满窗户网和鼠迹印床尘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写实感,凸显了深巷的荒凉与落寞。

最后两句“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孤寂的深巷思念远方的山阳盛会,问问那里还有多少人留在那里。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孤寂的心境,也映照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展现了诗人的寂寞与思念,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郎士元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āng nán shǐ yī zuò jì lǐ shū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yǔ yú shēn xiàng jìng, dú zhuó sòng cán chūn.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chē mǎ suī xián pì, yīng huā bù qì pín.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chóng sī zhān hù wǎng, shǔ jī yìn chuáng chén.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jiè wèn shān yáng huì, rú jīn yǒu jǐ rén.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专题为您介绍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古诗,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郎士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郎士元著名诗词

《柏林寺南望》 《听邻家吹笙》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夜泊湘江》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塞下曲》 《郢城秋望》 《送别》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您也许还喜欢

《送奚贾归吴》郎士元 《送陆员外赴潮州》郎士元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郎士元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一作送别钱起,又作送友人别)》郎士元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郎士元 《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郎士元 《朱方南郭留别皇甫冉(一作皇甫冉诗:润州南郭留别)》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郎士元 《送王司马赴润州》郎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