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剑与傅岩叟》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分类: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注释】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见前《贺新郎》(“路入门前柳”)词注①。  诗发英雄用武无地之慨。前两句挑灯看剑,雄心振起。后两句宝剑惟挂空斋与琴为伴,未可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先扬后抑,貌似平静,实壮志难酬之愤喷薄而出。
  ②镆邪:一作莫邪,古剑名。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邪名之,献于吴王。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四》。所以此作名剑的代称。
  ③“试与”句:稼轩《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④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事见《汉书·傅介子传》。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当借指北方的金国。

《送剑与傅岩叟》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jiàn yǔ fù yán sǒu
送剑与傅岩叟

mò yé sān chǐ zhào rén hán, shì yǔ tiǎo dēng zǐ xì kàn.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qiě guà kōng zhāi zuò qín bàn, wèi xū xié qù zhǎn lóu lán.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剑与傅岩叟》专题为您介绍送剑与傅岩叟古诗,送剑与傅岩叟辛弃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辛弃疾著名诗词

《青玉案·元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村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鹧鸪天·送人》 《一剪梅·中秋元月》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您也许还喜欢

《浣溪沙 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辛弃疾 《露天晓角 旅兴》辛弃疾 《和任师见寄之韵》辛弃疾 《和任师见寄之韵》辛弃疾 《和任师见寄之韵》辛弃疾 《鹤鸣亭绝句四首》辛弃疾 《鹤鸣亭绝句四首》辛弃疾 《鹤鸣亭绝句四首》辛弃疾 《鹤鸣亭绝句四首》辛弃疾 《江郎山和韵》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