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安城图》 陆游

宋代   陆游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观长安城图》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观长安城图》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观长安城图

许国虽坚鬓已斑,
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
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
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
不见王师出散关。

中文译文:
虽然我的国家衰老,我的鬓发已斑白,
多年来我一直朝着南山所在的山南而去。
举起戈矛,骑上马匹,我为国家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
我穿越堑坑环绕的城墙,笑看敌人孱弱。

夕阳西下,风中弥漫着烟雾,消息传来自陇山之上,
高处的秋天,星斗闪烁,宛如刀剑在云间舞动。
三秦的百姓和老者们应该感到惆怅,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王师出征离开散关。

诗意和赏析:
《观长安城图》以描绘长安城的景象和抒发作者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长安是当时的都城,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安定。然而,诗中的许国已经衰老,作者的鬓发已斑白,这种衰败的景象反映了宋代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国家的衰落。

诗中的山南和南山象征着追求理想和远大抱负的方向。作者表示自己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一直向着山南的方向前进,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民众命运的关注。

诗中的横戈上马和穿堑环城描绘了作者准备奋起抵抗外敌的决心和行动。作者对于国家的困境感到忧心忡忡,但他仍然怀有坚定的意志,以笑看敌人的孱弱。

夕阳下的风烟和秋天的高空星斗,给人一种凄迷的氛围。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三秦的父老应该感到惆怅,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王师出征,没有看到国家重新夺回边关的景象。

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通过描绘长安城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传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复兴的期望。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怀和责任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观长安城图》陆游 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cháng ān chéng tú
观长安城图

xǔ guó suī jiān bìn yǐ bān, shān nán jīng suì wàng nán shān.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héng gē shàng mǎ jiē xīn zài, chuān qiàn huán chéng xiào lǔ càn.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rì mù fēng yān chuán lǒng shàng, qiū gāo diāo dǒu luò yún jiān.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sān qín fù lǎo yīng chóu chàng, bú jiàn wáng shī chū sàn guān.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观长安城图》专题为您介绍观长安城图古诗,观长安城图陆游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陆游著名诗词

《卜算子·咏梅》 《游山西村》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钗头凤·红酥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除夜雪》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读书》 《书愤五首·其一》 《临安春雨初霁》

您也许还喜欢

《观诸将除书》陆游 《广慧法师赞》陆游 《龟堂一隅开窗设榻为小憩之地》陆游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陆游 《癸亥正月十日夜梦三山竹林中笋出甚盛欣然大》陆游 《郭氏山林十六詠玉佩》陆游 《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池盖公所创也》陆游 《过茱萸舖青松朱户前临大道绝似西陲亭驿怅然》陆游 《海山》陆游 《寒夜吟》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