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戴叔伦

唐代   戴叔伦
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
旅舍闻君听,无由更昼眠。
分类:

作者简介(戴叔伦)

戴叔伦头像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戴叔伦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楚地的酷暑天气,以及柱史(即尉迟侍郎)独自在晴日傍晚间听到蝉鸣所引发的思绪和感触。

诗中以“楚人”指代楚地居民,他们在酷热的天气中苦不堪言,而只有柱史独自能够听到蝉鸣。诗人用“晴日暮江上”来形容诗中情景,这里的江上可能指的是宴会或娱乐的场所,而晴日暮时则让人联想到夕阳的余辉。在这样的背景下,蝉鸣突然响起,如同一片乱落的树叶惊扰了平静的心情。

接下来,诗人用“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来形容蝉鸣的声音。清管指的是一种乐器,这里代表着蝉鸣的清脆声音;而幽咽野风传则表达了蝉鸣的宏亮和悠远。整体上,诗中的蝉鸣声给人一种寂静中的独奏感,扰乱了江上的娱乐场景,也唤起了诗人自身的感触。

最后两句,“旅舍闻君听,无由更昼眠”表达了诗人对柱史的羡慕和自己难以昼夜安眠的感受。诗人在旅舍中听到柱史听蝉的消息,意味着柱史的生活更加安逸和舒适。而自己则因为无法入睡,无法享受休息和清净。

整首诗以楚人酷热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描写柱史听蝉的情景,展示了一种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形象的描写手法,将蝉鸣与楚地的酷暑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寂静和舒适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戴叔伦 拼音读音参考

hé yù chí shì láng xià miǎo wén chán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chǔ rén fāng kǔ rè, zhù shǐ dú wén chán.
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qíng rì mù jiāng shàng, jīng fēng yī yè qián.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dàng yáo qīng guǎn zá, yōu yè yě fēng chuán.
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
lǚ shè wén jūn tīng, wú yóu gèng zhòu mián.
旅舍闻君听,无由更昼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专题为您介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古诗,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戴叔伦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戴叔伦著名诗词

《兰溪棹歌》 《苏溪亭》 《塞上曲二首·其二》 《调笑令·边草》 《除夜宿石头驿》 《题稚川山水》 《塞上曲二首》 《送人游岭南》 《山行》 《过三闾庙》 《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花》

您也许还喜欢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同字)》戴叔伦 《彭婆馆逢韦判官使还》戴叔伦 《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戴叔伦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戴叔伦 《湘中怀古》戴叔伦 《京口怀古》戴叔伦 《逢友生言怀》戴叔伦 《长门怨》戴叔伦 《郊园即事寄萧侍郎(一作呈萧常州复)》戴叔伦 《赠韦评事儹》戴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