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峨眉山中老,千颂自成集。
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是宋代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峨眉山中老,千颂自成集。
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太和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作者自比为峨眉山中的老者,认为自己的颂词已经积累成千,形成了一部集合。他持着问题来询问太和山,而鹘鸟的香气在风中飘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太和山的敬仰之情。太和山是佛教六祖慧能的道场,也是佛教中的圣地之一。黄庭坚以自己的颂词形容太和山,将其赞美之词积累成了千首,显示了他对佛教的钦佩和推崇。他带着问题来询问太和山,展现了他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和思考。而鹘鸟的香气在风中飘荡,给人一种恬静、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太和山的神圣和超凡的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太和山的美好和作者对佛教的敬仰。表达了作者追求智慧和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同时也能引发人们对于内心静谧和智慧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yīn liù zǔ jǔ tài hé shān yǔ ér chéng sòng guì cǐ huà dà xíng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é méi shān zhōng lǎo, qiān sòng zì chéng jí.
峨眉山中老,千颂自成集。
chí wèn tài hé shān, gǔ chòu dāng fēng lì.
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专题为您介绍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古诗,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黄庭坚著名诗词

《清明》 《清平乐·春归何处》 《登快阁》 《寄黄几复》 《牧童诗》 《水调歌头·游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鄂州南楼书事》 《书幽芳亭记》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念奴娇·断虹霁雨》

您也许还喜欢

《咏伯时画冯奉世所获大宛象龙图》黄庭坚 《咏子舟小山丛竹》黄庭坚 《用前韵戏公静》黄庭坚 《又戏呈康国》黄庭坚 《渔父二首》黄庭坚 《渔父二首》黄庭坚 《与李公择道中见两客布衣班荆而坐对戏弈秋因》黄庭坚 《与六祖长老颂》黄庭坚 《与黔倅张茂宗》黄庭坚 《玉京轩》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