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萧》 司马光

宋代   司马光
古人吹萧者,以和虞韶声。
后世不复贵,给丧仍卖饧。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吹萧》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吹萧》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词描述了古代人们吹奏萧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这种音乐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中提到了古人吹奏萧的乐器,这种乐器被用来演奏虞韶的音乐。虞韶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音乐形式,被认为是非常高雅和美妙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乐器的价值逐渐下降,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诗中还提到,即使在丧葬仪式上,吹奏萧的人也只能得到一些食物作为报酬。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价值观念的思考。它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遗忘和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作者可能感叹现代社会对于古代艺术的冷漠和对传统价值的丧失。

《吹萧》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文化衰落的忧虑。它提醒人们珍惜传统文化和美好事物,不要随意抛弃它们。这首诗词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于艺术和美的赞美,以及对于人们对这些价值的重新思考的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吹萧》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chuī xiāo
吹萧

gǔ rén chuī xiāo zhě, yǐ hé yú sháo shēng.
古人吹萧者,以和虞韶声。
hòu shì bù fù guì, gěi sàng réng mài táng.
后世不复贵,给丧仍卖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吹萧》专题为您介绍吹萧古诗,吹萧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司马光著名诗词

《客中初夏》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陶侃惜谷》 《训俭示康》 《谏院题名记》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锦堂春》 《送云卿知卫州》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重九日忆菊》

您也许还喜欢

《春猎》司马光 《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与诸公同赵令园幕归马》司马光 《大热》司马光 《登封庞国博年三十八自云欲弃官隐嵩山作吏隐》司马光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翠漪亭》司马光 《浮醳亭》司马光 《感物》司马光 《古松》司马光 《光顷为诸生尝受经於钱丈学赋於张丈今乃叨忝》司马光 《寒上》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