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子每年都要品尝龙焙茶,
茶官催促在雨前采摘新芽。
闻到香气就传入中都府,
团茶成为太傅家争相传家。
小石冷泉保留着早茶的味道,
紫泥壶中泛起春日的花香。
吴中地区的才士们有多少,
从此以后无法跨越莼羹的限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宋代天子每年都品尝龙焙茶的情景。茶官在雨前催促采摘新芽,天子闻到茶的香气后,将其传入中都府,成为太傅家争相传颂的团茶。诗人提到了小石冷泉,它保留了早茶的原始味道,而紫泥壶中泛起的花香则象征着春日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到了吴中地区的才士,暗指文人墨客,他们在享受团茶的同时,也感叹自己无法超越封建等级制度带来的限制。

赏析:
这首诗词以茶作为主题,通过描绘天子品尝龙焙茶的场景,展示了当时茶文化的盛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雨前采摘新芽、茶香传入中都府、紫泥壶中泛起春日的花香等,生动地表现了茶的品质和香气。诗人还通过提及小石冷泉和吴中地区的才士,呼应了茶文化与地方文化、文人雅士的联系。最后一句"从此莼羹不足跨"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品茶的场景描写,展示了茶在宋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制度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dù xiàng gōng xiè cài jūn mó jì chá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tiān zǐ suì cháng lóng bèi chá, chá guān cuī zhāi yǔ qián yá.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wén xiāng yǐ rù zhōng dōu fǔ, tuán pǐn zhēng chuán tài fù jiā.
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
xiǎo shí lěng quán liú zǎo wèi, zǐ ní xīn pǐn fàn chūn huá.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wú zhōng nèi shǐ cái duō shǎo, cóng cǐ chún gēng bù zú kuà.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专题为您介绍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古诗,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尧臣著名诗词

《鲁山山行》 《陶者》 《苏幕遮·草》 《东溪》 《考试毕登铨楼》 《金山寺》 《汝坟贫女》 《春寒》 《石兰》 《逢牧》 《悼亡三首》 《红梅》

您也许还喜欢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梅尧臣 《依韵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梅尧臣 《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梅尧臣 《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梅尧臣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梅尧臣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梅尧臣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梅尧臣 《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梅尧臣 《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