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中峰午午,
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
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
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
山歌不可听。

诗意:
这首诗以泊船于昭亭山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作者在云中峰顶的午后,眺望潭上的树木,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他以大梁为故乡,长期作为客人在外漂泊,虽然贫穷,仍然留在这里,与小阮(指友人)一起清醒地面对现实。在滩上看着江中的船只,作者感到忧愁,因为船只行驶起来很困难。他相信楚地的神巫灵会保佑船只的安全。日暮时分,作者站在渡口,听着山上的歌声,但由于距离遥远,无法听清歌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昭亭山下泊船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云中峰和潭上的树木,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者通过自称“大梁客”,表达了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境遇和贫困,但他仍然选择留在这里,与友人一起面对现实。滩上江舸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船只行驶困难的忧虑,但他又表达了对神巫灵的信仰和祈求。最后,作者站在渡口听着山上歌声,虽然无法听清歌词,但这种遥远的美妙音乐给他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宁静美好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pō zhāo tíng shān xià de tíng zì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yún zhōng fēng wǔ wǔ, tán shàng shù tíng tíng.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jiǔ zuò dà liáng kè, pín liú xiǎo ruǎn xǐng.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tān chóu jiāng gě sè, cí xìn chǔ wū líng.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rì mù dù tóu lì, shān gē bù kě tīng.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专题为您介绍泊昭亭山下得亭字古诗,泊昭亭山下得亭字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尧臣著名诗词

《鲁山山行》 《陶者》 《苏幕遮·草》 《东溪》 《考试毕登铨楼》 《金山寺》 《汝坟贫女》 《春寒》 《石兰》 《逢牧》 《悼亡三首》 《红梅》

您也许还喜欢

《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梅尧臣 《蔡河阻浅》梅尧臣 《蔡仲谋遗鲫鱼十六尾余忆在襄城时获此鱼留以》梅尧臣 《草木》梅尧臣 《尝惠山泉》梅尧臣 《陈丞相燕息园》梅尧臣 《池州进士陈生惠然见过不日且行因以诗赠别》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梅尧臣 《春日舟中对雪寄刁经臣》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