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望着佳人的到来,却发现天色已经暮色渐浓。他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无法独自消解,就像看云一样难以预测。诗人不禁思考,为什么要打开这虚幻的堂门,必然会有吟咏出优美句子的心灵。他相信自己能够理解古人的心情,而古人并不仅仅是写诗赋词而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古人心灵的共鸣。诗人通过描绘佳人的到来和天色的变暗,表达了自己对佳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他用"当时千里恨"来形容自己对佳人的思念之深,同时也表达了无法预测的情感变化,就像看云一样难以捉摸。诗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打开虚幻的堂门,他相信自己能够吟咏出优美的句子,因为他能够理解古人的心情,古人的创作并不仅仅是赋诗写词,而是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一种方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古人心灵的共鸣,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增加了诗意的层次,使读者在欣赏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shí shàng rén bì yún táng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wàng wàng jiā rén lái, wèi lái yún yǐ mù.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dāng shí qiān lǐ hèn, bù dú kàn yún gù.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hé cǐ qǐ xū táng, dìng zhī yín xiù jù.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hái huì gǔ rén xīn, gǔ rén fēi tè fù.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专题为您介绍寄题时上人碧云堂古诗,寄题时上人碧云堂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尧臣著名诗词

《鲁山山行》 《陶者》 《苏幕遮·草》 《东溪》 《考试毕登铨楼》 《金山寺》 《汝坟贫女》 《春寒》 《石兰》 《逢牧》 《悼亡三首》 《红梅》

您也许还喜欢

《寄渭州刘太保求市堪乘稳駃马》梅尧臣 《寄永叔》梅尧臣 《寄致仕张郎中》梅尧臣 《嘉佑己亥岁旦永叔内翰》梅尧臣 《建德新墙诗》梅尧臣 《九日次寿州》梅尧臣 《九月二日梦後寄裴如晦》梅尧臣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梅尧臣 《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梅尧臣 《腊日出猎因游梅山兰若》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