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 曾几

宋代   曾几
折来梅与句争清,强和馀音本不能。
欲向都官论一字,略无佳处似诗僧。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折来梅与句争清,
强和馀音本不能。
欲向都官论一字,
略无佳处似诗僧。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郑侍郎送给曾几的蜡梅,曾几在观赏蜡梅时,认为自己的诗句无法与蜡梅的清雅相提并论。他希望能够请教都官(官职名)以改进自己的诗句,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诗句与诗僧相比,缺乏佳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曾几对蜡梅的欣赏和自我反思。诗中的"折来梅与句争清"表明曾几认为蜡梅的清雅之美超过了他自己的诗句。"强和馀音本不能"表达了他对自己诗句的不满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欲向都官论一字,略无佳处似诗僧"表明他希望能够向都官请教,以改进自己的诗句,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诗句没有像诗僧那样的优秀之处。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将蜡梅的清雅与自己的诗句相对照,突显了蜡梅的高尚之美以及诗人对自身创作的不满意。通过表达自我怀疑和自我反思,诗人展现了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自身不足的认识。整首诗情感内敛,言简意赅,传达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zhèng shì láng sòng là méi cì yùn sān shǒu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

zhé lái méi yǔ jù zhēng qīng, qiáng hé yú yīn běn bù néng.
折来梅与句争清,强和馀音本不能。
yù xiàng dōu guān lùn yī zì, lüè wú jiā chù shì shī sēng.
欲向都官论一字,略无佳处似诗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专题为您介绍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古诗,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曾几著名诗词

《三衢道中》 《苏秀道中》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寓居吴兴》 《重阳》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 《张子公招饭灵感院》 《赠疏山清老》 《曾宏甫饷溪山堂南坡胯新茶》 《曾宏甫见招看海棠而郡城新有更初阖扉之令予》

您也许还喜欢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曾几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曾几 《郑侍郎招赏瑞香》曾几 《郑侍郎招赏瑞香感旧有作》曾几 《竹轩小睡》曾几 《北垞》曾几 《碧芦潈》曾几 《避寇迁居郭内风雨凄然郑顾道饷酒》曾几 《病起赠曾宏甫》曾几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