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苏辙

宋代   苏辙
尺箠西来垅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
旧封独守君臣义,故国长修俎豆容。
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锋。
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醲。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尺箠西来垅亩中,
驱驰力尽众兵冲。
旧封独守君臣义,
故国长修俎豆容。
平日军声同破竹,
少年心事喜摧锋。
锦衣眷恋多乡思,
肯顾田家社酒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与李公择一同前往历下道途中,在宿迁项羽庙过夜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旅途的困苦、忠诚的君臣关系、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勇敢和朴素生活的赞美。

赏析:
1. 第一句描述了行程劳累的场景,指出了马匹奔跑的疲惫和军队的冲锋。
2. 第二句表达了封地被割据,但依旧忠于君主的忠诚之情,以及对故国的关心与期待。
3. 第三句通过描述日常的战争声和年轻人对战争的渴望,展示了少年对战争的憧憬和对荣耀的追求。
4. 第四句表达了锦衣玉食的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喜爱。
5.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勇敢和田园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旅途中的景象和情感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忠诚、勇敢和朴素生活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hé lǐ gōng zé fù lì xià dào zhōng zá yǒng shí èr shǒu sù qiān xiàng yǔ miào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chǐ chuí xī lái lǒng mǔ zhōng, qū chí lì jìn zhòng bīng chōng.
尺箠西来垅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
jiù fēng dú shǒu jūn chén yì, gù guó zhǎng xiū zǔ dòu róng.
旧封独守君臣义,故国长修俎豆容。
píng rì jūn shēng tóng pò zhú, shào nián xīn shì xǐ cuī fēng.
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锋。
jǐn yī juàn liàn duō xiāng sī, kěn gù tián jiā shè jiǔ nóng.
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专题为您介绍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古诗,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辙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黄州快哉亭记》 《上枢密韩太尉书》 《怀渑池寄子瞻兄》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除日》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您也许还喜欢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苏辙 《过张天骥山人郊居》苏辙 《杂兴二首》苏辙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苏辙 《张安道生日二首》苏辙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后》苏辙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苏辙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苏辙 《春日耕者》苏辙 《次前韵》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