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感怀》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分类: 春天节日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元日感怀注释

①振蛰(zhé):冬天潜伏的昆虫开始活动。潜:悄悄地。
②“湘南”句:以屈原之遭遇喻自己被贬难归。屈原于楚顷襄王时造谗被流放在湘、沅流域,后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③一日长:指从旧年除夕到新年元旦,过了这一天,年龄便增加一岁。
④去年:泛指以往,非实指。非:缺点、错误。刘禹锡被贬后,仕途之险恶、改革之艰难都可能出乎他的预料,事后不免感到自己的天真、幼稚。故发此感慨。
⑤燎火:燎祭之火。古俗,除夕日要焚柴祭祀天地。委:弃置。虚烬:木柴焚烧后的灰烬。
⑥炫(xuàn):夸耀、炫耀。
注释见于姜云选注的《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中的第5页-第7页。

元日感怀赏析

  刘禹锡在永贞元年(805)被贬为郎州司马,到元和十年(815)离开。此诗即作于郎州任上。

  春天悄悄地来了,小小的昆虫也抖擞精神活跃起来。反顾自己,却似屈原当年之被馋放逐,有家难归。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察觉往昔自己的天真幼稚。异乡度岁,旧友星散,梦庭冷落,这已经够凄冷了。作者又以儿童过节时候无忧无虑的欢乐、嬉戏作衬托,更深一步显示自己的抑郁和寂寞。透过诗歌表面郁气的平缓、冷静,我们更能感受到诗人灵魂的颤动、不平。

  见于姜云选注的《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中的第6页-第7页。

《元日感怀》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yuán rì gǎn huái
元日感怀

zhèn zhé chūn qián zhì, xiāng nán rén wèi guī.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shēn jiā yī rì zhǎng, xīn jué qù nián fēi.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liáo huǒ wěi xū jìn, ér tóng xuàn cǎi yī.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yì xiāng wú jiù shí, chē mǎ dào mén xī.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元日感怀》专题为您介绍元日感怀古诗,元日感怀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刘禹锡 《南中书来》刘禹锡 《题招隐寺》刘禹锡 《思归寄山中友人》刘禹锡 《有感》刘禹锡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刘禹锡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刘禹锡 《题淳于髡墓》刘禹锡 《送春词》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