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王珪

宋代   王珪
鹄袍缠御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
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兹闱。
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记莫相违。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鹄袍缠御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
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兹闱。
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记莫相违。

诗意:
这首诗是王珪送别汪叔志赴任平江州同知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汪叔志的形象和品质,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王珪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汪叔志的赞颂之情。首先,诗中提到了鹄袍(古代官员的礼服)和御便牙绯(指官袍上的红色装饰),这些都是象征汪叔志身份和地位的物件,显示了他的品质和才干。接着,作者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制作衣服的芰草,以对比汪叔志的高贵和自己的平凡,突出了他的仰慕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提到汪叔志的姓字来表达对他的推崇。姓字两回香桂籍,指汪叔志的姓氏和字号都与高尚的香桂有关,突出了他的家世和身份。而声华一日动天扉,表达了汪叔志的声望和才华能够改变时代的门户。这部分展示了作者对汪叔志的敬佩和对其未来的期许。

诗的结尾,作者提到了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兹闱。这里表达了对汪叔志在政治上的期待,希望他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最后两句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记莫相违,表达了对岳阳名胜的向往,并对汪叔志的才华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创作出优秀的诗作,留名青史。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汪叔志的赞美和祝福,展示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中蕴含了对政治和文学的追求和希望,展现了王珪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āng shū zhì fù píng jiāng zhōu tóng zhī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gǔ páo chán yù biàn yá fēi, xiào wǒ shān zhōng jì zhì yī.
鹄袍缠御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
xìng zì liǎng huí xiāng guì jí, shēng huá yī rì dòng tiān fēi.
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zhèng yǒu shuāng áo xū bié jià, dài hū bā jú shòu zī wéi.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兹闱。
qiān gǔ yuè yáng dēng lǎn dì, hǎo shī xiāng jì mò xiāng wéi.
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记莫相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专题为您介绍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古诗,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王珪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珪著名诗词

《金陵怀古》 《咏汉高祖》 《咏淮阴侯》 《赠太慰吕惠穆公挽词》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又依韵和吴枢密上史馆王相公西府偶成》 《依韵和张文裕龙图加执政入东西府诗》 《依韵和永叔戏书》 《依韵和吴相公闻南宫放喜即事》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依韵和蔡枢密山药》

您也许还喜欢

《题道录陈景元中太乙宫种玉轩》王珪 《题李右丞王维画雪景》王珪 《题瑞芝图》王珪 《挽董澜溪二首》王珪 《挽董澜溪二首》王珪 《挽潘昌朝》王珪 《望京馆》王珪 《闻琵琶》王珪 《信字卷子》王珪 《依韵和蔡参政导洛》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