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 曹勋

宋代   曹勋
按节临瀚海,舒军辉朔方。
幕中延揖客,马首系降王。
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
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
明堂献捷罢,甲予自生光。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鼓吹曲》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鼓吹曲》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按时节出征的壮丽场面,以及将领受命征战的壮志豪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按照时令出征瀚海,展示朔方军队的辉煌。在营帐中迎接宾客,马首系着属于降王的缰绳。封赐君主的负弩,天子赐予的干将。驱车穿越沙漠,领军先驱经过渭阳。箫鼓奏响平乐,旌旗隶属于建章。在明堂献上胜利捷报后,我的盔甲自然散发出光辉。

诗意:
《鼓吹曲》以宏大的场面和雄壮的气势描绘了军队出征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壮丽的景象和将领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战争和胜利的赞美,以及对军队英勇奋战的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军队出征的盛况和将领的英勇威武,展现了宋代军队的壮丽场面和军人的英勇品质。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军队出征的气势和威力。通过描写马首系降王的缰绳、封赐的负弩和干将,诗人体现了将领的威严和君主对他们的赏识。诗词结尾处,以明堂献捷罢和甲予自生光的形象,突出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辉煌胜利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词气势恢弘,措辞华丽,展现了宋代军队的威严和壮烈。通过对战争和胜利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军队的敬佩和对将领英勇奋战的赞颂。这首诗词以其雄壮的气势和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了曹勋作为一位宋代文人的才华和对军事事业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鼓吹曲》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gǔ chuī qū
鼓吹曲

àn jié lín hàn hǎi, shū jūn huī shuò fāng.
按节临瀚海,舒军辉朔方。
mù zhōng yán yī kè, mǎ shǒu xì jiàng wáng.
幕中延揖客,马首系降王。
fēng jūn xíng fù nǔ, tiān zǐ cì gàn jiàng.
封君行负弩,天子赐干将。
hòu chéng téng shā mò, qián qū guò wèi yáng.
后乘腾沙漠,前驱过渭阳。
xiāo gǔ tōng píng lè, jīng qí shǔ jiàn zhāng.
箫鼓通平乐,旌旗属建章。
míng táng xiàn jié bà, jiǎ yǔ zì shēng guāng.
明堂献捷罢,甲予自生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鼓吹曲》专题为您介绍鼓吹曲古诗,鼓吹曲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曹勋著名诗词

《夹竹桃花·咏题》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武陵春》 《沁园春(早春)》 《武陵春》 《二色莲(咏题)》 《松梢月》 《清平乐》 《菩萨蛮》 《菩萨蛮》 《好事近》 《好事近》

您也许还喜欢

《观月藏书楼》曹勋 《汉宫词三首》曹勋 《汉宫词三首》曹勋 《汉宫词三首》曹勋 《和程机宜见贻》曹勋 《和皇甫先生题唯庵》曹勋 《和黄虚中韵二首》曹勋 《和黄虚中韵二首》曹勋 《和双溪三首》曹勋 《和双溪三首》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