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游蜀》 张籍

唐代   张籍
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
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
分类:

作者简介(张籍)

张籍头像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送客游蜀》张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客游蜀》是唐代张籍的一首送别诗。该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客人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风景和情感。

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至益州,看到了美丽的青山和交汇的两江。锦城楼下横流的两江可能指的是成都市的锦江和嘉陵江。诗人提及了杜家,这里指的是杜牧,他曾经住在这个地方,并在浣花溪水头写下了名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人表达了对客人离去的离愁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蜀地山水的喜爱和敬佩。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行走尽青山抵达益州,
锦城楼下两江纵横交流。
曾经杜家曾在此中安住,
我到浣花溪水头向你送行。

诗意思让人品味,展现了作者对益州山水的喜爱和向往。通过描写蜀地的景色和历史人物杜牧,诗人将离别之情与对美丽山水的痴迷相融合,同时也表达了对客人的深深的思念和送行之情。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将离别和对美景的描绘相结合,情感真挚和谐。通过对蜀地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家对美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敬佩。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寥寥几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诗人的笔法简练,语言朴实而细腻,直抒胸臆,达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首诗通过景物刻画和情感表达的巧妙结合,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使人读后深感唐代士人的豪情和离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客游蜀》张籍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kè yóu shǔ
送客游蜀

xíng jǐn qīng shān dào yì zhōu, jǐn chéng lóu xià èr jiāng liú.
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
dù jiā céng xiàng cǐ zhōng zhù, wèi dào huàn huā xī shuǐ tóu.
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客游蜀》专题为您介绍送客游蜀古诗,送客游蜀张籍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张籍著名诗词

《秋思》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凉州词三首·其三》 《凉州词三首》 《春别曲》 《成都曲》 《水》 《寒食》 《没蕃故人》 《征妇怨》 《野老歌/山农词》 《短歌行》

您也许还喜欢

《送陆畅》张籍 《感春》张籍 《赠李司议》张籍 《别客》张籍 《登楼寄胡家兄弟》张籍 《答刘明府》张籍 《酬藤杖》张籍 《法雄寺东楼》张籍 《寄故人》张籍 《邻妇哭征夫》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