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炷香至德山》 程公许

宋代   程公许
异时闻至德,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
分类:

《炷香至德山》程公许 翻译、赏析和诗意

《炷香至德山》是宋代诗人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炷香至德山,
异时闻至德,
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
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
楼阁丽朝暾。
犹恨高峰顶,
藤萝未得扪。

中文译文:
香烟飘至德山,
在特定的时刻听闻至德之音,
水滴洗净沉重的冤屈。
虚空静寂等待三世,
觉悟和迷茫源自同一源头。
松柏沾湿悠长的雨水,
楼阁在美丽的朝阳中闪耀。
仍然遗憾于高峰之巅,
无法触及蔓延的藤萝。

诗意和赏析:
《炷香至德山》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至德山的赞美和自身内心的追求。诗中的至德山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境界。诗人借用至德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在异时异地闻到至德之音的感受,这种感受使他洗净了内心的冤屈和困惑。

诗中提到虚空静寂等待三世,意味着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都在不同的时代追求着相同的觉悟和真理。诗人认识到悟道与迷茫源自同一源头,这也是他对人生和人类智慧的一种思考和领悟。

诗中描绘的松柏沾湿悠长的雨水,以及楼阁在美丽的朝阳中闪耀,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人文建筑的美丽。诗人对高峰之巅的遗憾表达了他对更高层次境界的向往,同时他感叹藤萝未能攀登高峰,意味着自身的不完美和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的自省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清新、深邃的意象和含蓄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至德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饱含了对道德、智慧和境界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真理和美好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炷香至德山》程公许 拼音读音参考

zhù xiāng zhì dé shān
炷香至德山

yì shí wén zhì dé, dī shuǐ xǐ shěn yuān.
异时闻至德,滴水洗沈冤。
kōng jì děng sān shì, wù mí tóng yī yuán.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sōng shān gāo sù yǔ, lóu gé lì cháo tūn.
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yóu hèn gāo fēng dǐng, téng luó wèi dé mén.
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炷香至德山》专题为您介绍炷香至德山古诗,炷香至德山程公许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程公许著名诗词

《沁园春(用履齐多景楼韵)》 《水调歌头(和吴秀岩韵)》 《念奴娇》 《中元节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亲友追送三十里》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 《仙谷词送别西宪杨少卿奉祠东归》 《遂宁喻生画鹿甚精介同官梁知丞谒余因令作八》 《送叶镇之释褐授信州推官归台州》 《暑行闻黄鹂声》

您也许还喜欢

《自道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翰诗刻追和》程公许 《祖饯三山赵茂实二首》程公许 《八月十日夜梦登青城最高峰醮仙迷惘醮罢同羽》程公许 《被檄北征从宣威幕公之招也》程公许 《碧云程道士自清江相过示以玉渊刘清叔诗借韵》程公许 《别云端子和元字韵》程公许 《崇女撷菜煮羹》程公许 《春事无几端居萧索追怀成都旧游慨然有赋》程公许 《大雪同杨景韩程子敬登寺楼》程公许 《代上夔帅丁文伯》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