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 程公许

宋代   程公许
馆娃陈迹久蓬蒿,留得苏台数仞高。
隔山水云青断绝,绕城沟荡天周遭。
遥怜让国清风远,忍见连艘战血鏖。
满目凄凉千古事,长洲仍旧柳如缫。
分类:

《姑苏台》程公许 翻译、赏析和诗意

《姑苏台》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馆娃陈迹久蓬蒿,
留得苏台数仞高。
隔山水云青断绝,
绕城沟荡天周遭。
遥怜让国清风远,
忍见连艘战血鏖。
满目凄凉千古事,
长洲仍旧柳如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姑苏台的景象,姑苏台是苏州城内的一座高台,古时为观景之地。诗人通过描写姑苏台的荒凉景象,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悲壮。诗中透露出诗人对颓败的国家状况和战乱的苦难的忧伤之情。诗人以苏州为背景,以叙述姑苏台的景观为线索,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以姑苏台为主题,通过描绘姑苏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遗留下的苦难的感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使整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

诗的开头写道:“馆娃陈迹久蓬蒿,留得苏台数仞高。”诗人描述了姑苏台的废弃景象,高台上长满了野草,但它依然高耸入云。这种对比的描写表现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长久,同时也展示了姑苏台作为历史遗迹的崇高和壮丽。

接着,诗人描绘了隔离姑苏台的山水和云雾:“隔山水云青断绝,绕城沟荡天周遭。”这里的描写给人以遥远和孤寂感,山水和云雾将姑苏台与外界隔绝,使其显得更加孤立和庄严。

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战争苦难的思考:“遥怜让国清风远,忍见连艘战血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怀念和对战争的痛心,他希望国家能够回归太平盛世,而不再有战争的血腥。

最后两句诗“满目凄凉千古事,长洲仍旧柳如缫”以凄凉的笔墨勾勒出历史的沧桑和长洲的悲壮。这里的“长洲仍旧柳如缫”表现了长洲一带柳树依然繁茂,但却透露着悲凉和脆弱,给人以无尽的伤感和遗憾。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姑苏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历史的忧伤和担忧。它以凄凉的笔触勾勒出历史的沧桑和战乱的苦难,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怀念和希望。这首诗词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共鸣,使读者对历史和国家的命运产生共鸣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姑苏台》程公许 拼音读音参考

gū sū tái
姑苏台

guǎn wá chén jī jiǔ péng hāo, liú dé sū tái shù rèn gāo.
馆娃陈迹久蓬蒿,留得苏台数仞高。
gé shān shuǐ yún qīng duàn jué, rào chéng gōu dàng tiān zhōu zāo.
隔山水云青断绝,绕城沟荡天周遭。
yáo lián ràng guó qīng fēng yuǎn, rěn jiàn lián sōu zhàn xuè áo.
遥怜让国清风远,忍见连艘战血鏖。
mǎn mù qī liáng qiān gǔ shì, cháng zhōu réng jiù liǔ rú sāo.
满目凄凉千古事,长洲仍旧柳如缫。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姑苏台》专题为您介绍姑苏台古诗,姑苏台程公许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程公许著名诗词

《沁园春(用履齐多景楼韵)》 《水调歌头(和吴秀岩韵)》 《念奴娇》 《中元节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亲友追送三十里》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 《邑令招讲上元故事与簿尉同赋二首》 《仙谷词送别西宪杨少卿奉祠东归》 《遂宁喻生画鹿甚精介同官梁知丞谒余因令作八》 《送叶镇之释褐授信州推官归台州》 《暑行闻黄鹂声》

您也许还喜欢

《贯道堂》程公许 《过房公湖临发广文载酒登南楼听隐士陈希逸弹》程公许 《过万里桥辛已人仲二十五日送别先君於此挽仰》程公许 《和可道红同馆於都统衙》程公许 《和庐陵士尹八俊投赠韵》程公许 《和小阮沇感时韵》程公许 《贺府尹董侍郎落成贡院》程公许 《辉父道携酒相伴饮飞赴寺四望亭》程公许 《计辉父访予上持山中归龙溪款话一夕前韵相赠》程公许 《绝胜亭》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