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吴潜

宋代   吴潜
倚花傍月。
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分类: 霜天晓

作者简介(吴潜)

吴潜头像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霜天晓角》吴潜 翻译、赏析和诗意

《霜天晓角·倚花傍月》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清晨,我倚着花朵,靠近明亮的月光。
花朵中传来歌声,声音回荡在花丛之间。
最美的月光透过花瓣的筛子,花影倾泻而下,花与月相互交融,香气奇特绝妙。
两条小溪中,秋天的月光洁白明亮。
什么时候才能启航桂棹,驶向远方呢?
明天早晨,我将送别客人,有许多事情,暂且不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冷的清晨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倚着花朵、靠近明亮的月光的景象。诗中使用了花朵、月光、歌声等意象,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和美好。花朵中传来的歌声、月光透过花瓣的筛子、花影与月光的交融,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和和谐。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月光洁白明亮,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知未来的思考。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现实,提到了明天早晨将要送别客人的场景,意味着人生中的离别和流转,暗示了生活中的无常和变化。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转换,传达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事物,以及对未来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风貌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霜天晓角》吴潜 拼音读音参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霜天晓角

yǐ huā bàng yuè.
倚花傍月。
huā dǐ gē shēng chè.
花底歌声彻。
zuì hǎo yuè shāi huā yǐng, huā yuè jìn xiāng qí jué.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shuāng xī qiū yuè jié.
双溪秋月洁。
guì zhào hé shí fā.
桂棹何时发。
kè lǐ míng cháo sòng kè, duō shǎo shì qiě xiū shuō.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霜天晓角·倚花傍月》吴潜专题为您介绍《霜天晓角·倚花傍月》吴潜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吴潜著名诗词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卜算子》 《水调歌头·焦山》 《鹊桥仙·扁舟昨泊》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贺新郎》 《贺新郎》 《如梦令》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您也许还喜欢

《霜天晓角·此花此月》吴潜 《霜天晓角·杯中吸月》吴潜 《霜天晓角·为花问月》吴潜 《霜天晓角·新词唱彻》吴潜 《霜天晓角·小山幽彻》吴潜 《霜天晓角·梅花一簇》吴潜 《霜天晓角·秋凉佳月》吴潜 《霜天晓角·举杯吸月》吴潜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吴潜 《江城子·家园十亩屋头边》吴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