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遥夜凉风楚客悲,
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
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
烟霄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
不荐扬雄欲荐谁。

译文:
遥远的夜晚,凉风吹拂着楚地客人的悲愁,
晨钟与滴漏声清脆,月亮高悬天空。
秋霜如同华发,岁月无情地逝去,
春草与袍袖一样,地位仍然卑微。
我以词赋才艺而闻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天路如雾霄,为何还不得一往前程。
在汉庭中的贵族朝臣们都是知己,
若不能推荐扬雄,又能推荐谁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给自己的朝中亲友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在深秋的夜晚感叹岁月流逝和自己在朝廷中地位的卑微之情。

诗的开篇遥指夜晚的凉风,让楚地的客人感到沉郁和悲伤。清晨的钟声和滴漏声清脆而响亮,月亮高悬天空,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接着,诗人以秋霜比喻岁月的流逝,映照出自己华发的年纪。他的词赋才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闻名,但是他仍然未能有所突破,未能在政治上有更高的职位。与自己与春草一样,地位仍然卑微。

尽管他在朝廷中结交了许多贵族朝臣,但是他无法推荐扬雄,不知道该推荐谁才能有所作为。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的不满和失落,也揭露了唐代朝廷中的阶级固化和推荐人才的困境。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渐行渐远的错失的悲叹,同时折射出唐代中晚期文人的困顿和思考。同时,也流露出白居易对朝中亲友的期望和无奈,深情地呈现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n jiào shū qiū yè gǎn huái, chéng cháo zhōng qīn yǒu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yáo yè liáng fēng chǔ kè bēi, qīng zhēn fán lòu yuè gāo shí.
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qiū shuāng shì bìn nián kōng zhǎng,
秋霜似鬓年空长,
chūn cǎo rú páo wèi shàng bēi.
春草如袍位尚卑。
cí fù shàn míng lái yǐ jiǔ, yān xiāo dé lù qù hé chí.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hàn tíng qīng xiàng jiē zhī jǐ, bù jiàn yáng xióng yù jiàn shuí.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专题为您介绍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古诗,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感秋寄远》白居易 《春题华阳观(观即华阳公主故宅有旧内人存焉)》白居易 《秋雨中赠元九》白居易 《城东闲游》白居易 《答韦八》白居易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白居易 《和友人洛中春感》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白居易 《寄陆补阙(前年同登科)》白居易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