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陈著

宋代   陈著
山泉酿出苦醅硬,野蔓生来酸子圆。
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参透石翁禅。
分类: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头像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陈著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山泉酿制的酒味苦涩而浓烈,莆萄果实酸甜而饱满。这种独特的味道无法迎合世俗的甜美口味,却能引领人参悟石翁禅的境界。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山泉酿出苦醅硬,
野蔓生来酸子圆。
此味不投甜世界,
遣教参透石翁禅。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酒和莆萄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独立于世俗的品味和境界。山泉酿造的酒自然纯净,味道苦涩却坚实,象征着对生活的真实和坚韧的态度。而野生的莆萄果实则酸甜可口,圆润饱满,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和享受。这样的味道与世俗的甜美口味格格不入。

诗人认为这种独特的味道不受世俗的喜好所影响,它超越了世俗的表面,需要一个更高的境界来领悟。他用"遣教参透石翁禅"来形容这样的境界。"石翁禅"指的是佛教禅宗中的一个境界,要通过修行参悟其中的道理。诗人希望通过品味这种特殊的味道,能够引领自己超越尘世的琐碎与浮躁,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这首诗词以酒和莆萄为象征,通过描述味道的不同,抒发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境界的向往。它呈现了诗人独立思考、追求内心自由与真实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审美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陈著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jiǔ yǔ pú táo yǔ lái shí mén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shān quán niàng chū kǔ pēi yìng, yě màn shēng lái suān zi yuán.
山泉酿出苦醅硬,野蔓生来酸子圆。
cǐ wèi bù tóu tián shì jiè, qiǎn jiào cān tòu shí wēng chán.
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参透石翁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专题为您介绍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古诗,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陈著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陈著著名诗词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青玉案》 《洞仙歌(次韵苏子瞻)》 《金盏子(四时怀古秋词)》 《浪淘沙》 《沁园春(单景山雪中以学佛自夸,因次韵戏抑之)》 《如梦令(舟泊咸池)》 《大酺(寿王修斋枢密)》 《念奴娇(端午酒边)》 《如梦令(舟泊咸池)》 《柳梢青(寿吴竹溪内)》 《念奴娇(夏夜流萤照窗)》

您也许还喜欢

《送君范到上溪头》陈著 《送林方叔赴范馆》陈著 《送阮子俊归池阳》陈著 《送苏松轩路教解任》陈著 《送邑簿阮杏山解任》陈著 《送邑宰丁溉之解任置酒取别因赋示》陈著 《宿洞真观呈卢竹溪》陈著 《题扇画东坡抱琴》陈著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陈著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