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
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
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行行觅路缘松峤,
步步寻花到杏坛。
白石先生小有洞,
黄芽姹女大还丹。
常悲东郭千家冢,
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
仙台试为检名看。

中文译文:
我一路行走,寻找着通往松峤的路,
每一步都寻觅着花儿,直到杏坛。
这里有位名叫白石的先生,他对道法有所领悟,
而黄芽姹女却拥有大还丹的灵药。
我常常为东郭的千家冢感到悲伤,
想要向西山乞求五色丸。
然而我担心长生之道必须有所依托,
因此我试图通过仙台来考察名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王道士药堂的题赠之作。诗中描绘了白居易寻找道士和仙丹的心境。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白居易行走的过程,他在寻找通往松峤的路途中,一步步寻觅着美丽的花朵,直到他来到了杏坛。这里引出了白居易要寻找的对象,即王道士药堂。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两个人物,白石先生和黄芽姹女。白石先生被描述为对道法有所领悟的人,而黄芽姹女则拥有大还丹的灵药。这里暗示了白居易希望从王道士那里获得长生之法或者灵丹妙药,以求得长生不老或者延年益寿的目的。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白居易的矛盾情绪。他常常为东郭的千家冢感到悲伤,这可能是指他对死亡和有限生命的感慨。他希望从西山乞求五色丸,五色丸据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然而,他担心长生之道必须有所依托,不能轻易获得。因此,他决定通过仙台来考察名望,试图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法。

整首诗流露出白居易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有限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仙丹仙法的追求和矛盾情绪。这首诗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传说中的仙人、仙丹和长生之道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人类对长生不老的永恒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xún wáng dào shì yào táng, yīn yǒu tí zèng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xíng xíng mì lù yuán sōng jiào, bù bù xún huā dào xìng tán.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
bái shí xiān shēng xiǎo yǒu dòng,
白石先生小有洞,
huáng yá chà nǚ dà huán dān.
黄芽姹女大还丹。
cháng bēi dōng guō qiān jiā zhǒng, yù qǐ xī shān wǔ sè wán.
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dàn kǒng cháng shēng xū yǒu jí, xiān tái shì wèi jiǎn míng kàn.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专题为您介绍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古诗,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秋晚》白居易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白居易 《除夜》白居易 《闻李十一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因寄绝句》白居易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白居易 《庾楼新岁》白居易 《上香炉峰》白居易 《忆微之》白居易 《雨夜赠元十八》白居易 《寒食江畔》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