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阳》 王哲

元代   王哲
正月寒威渐渐回。
灵花九叶向东开。
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
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
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
分类:

《得道阳》王哲 翻译、赏析和诗意

《得道阳》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初的景象,寒意逐渐消退,生机勃发。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得道阳》中文译文:
正月寒威渐渐回。
灵花九叶向东开。
玉液流时专益气,
宝芝采处物生*。
养就重阳现两脸,
蟠桃嫩脸笑琼钗。
七魄三尸随腊去,
五方九转逐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代的时节为背景,表现了正月初的变化和希望。正月初仍然有残留的寒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寒气逐渐消退,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首句“正月寒威渐渐回”揭示了正月寒冷逐渐减退的过程,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温暖。接着,“灵花九叶向东开”描绘了一种奇异的花朵,它们向着东方绽放,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下一句“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表达了一种神秘的场景。这里的“玉液”和“宝芝”是指某种珍贵的药材,它们的流动和采摘代表着生命力和能量的增长。这种生机的蓬勃发展与春天的到来息息相关。

接下来的两句“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描绘了人们的面貌。重阳是传统节日,养生的方法使得人们的容颜变得年轻,展现出两种不同的面孔。蟠桃是神话中的仙果,它的形象象征着美好和幸福。

最后两句“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暗含了传统文化的意象。这里的“七魄”和“三尸”是道教中的概念,它们代表着人的精神和身体。腊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随着腊月的结束,七魄和三尸也随之离去,五方九转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得道阳》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正月初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机的复苏。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唤起读者对春天的美好幻想,同时也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健康、富有活力和美好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得道阳》王哲 拼音读音参考

dé dào yáng
得道阳

zhēng yuè hán wēi jiàn jiàn huí.
正月寒威渐渐回。
líng huā jiǔ yè xiàng dōng kāi.
灵花九叶向东开。
yù yè liú shí zhuān yì qì, bǎo zhī cǎi chù wù shēng.
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
yǎng jiù chóng yáng xiàn liǎng liǎn, pán táo nèn liǎn xiào qióng chāi.
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
qī pò sān shī suí là qù, wǔ fāng jiǔ zhuàn zhú chūn
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得道阳》专题为您介绍得道阳古诗,得道阳王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哲著名诗词

《集贤宾 鸣鹤馀音卷一》 《蓦山溪 曾萧真人 见金莲正宗记》 《玉堂春 重阳真人分梨十化集卷下》 《忆王孙·分明七宝更休论》 《超彼岸 重阳教化集卷之三》 《七宝玲珑》 《折丹桂·近来阴府心寒凛》 《金莲堂 俗惜黄花藏头 拆起各字》 《忆王孙·长安为甚便归来》 《忆王孙·四宵得得并无寒》 《苏幕遮 训徒众》 《南乡子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二》

您也许还喜欢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 《得道阳》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