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张九龄

唐代   张九龄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
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分类:

作者简介(张九龄)

张九龄头像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张九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诗意描绘了皇帝魏武渡过蒲津关的场景,以及大自然的景象和天地间的神圣力量。

诗词的中文译文:

魏武正在中流处,
轩轾问道回。
长堤上的春树发芽,
高掌中曙云开。
龙被掌舟渡河对岸,
人在掌中敞开仙气来。
河津见到日月相会,
天将风雷作仗驻扎在此。
往东望去关隘已无存,
向西驰向千万国家陪同。
还能听到臂膀之地,
统治者高声歌颂繁荣安康之章。

诗意:
诗人以魏武渡过蒲津关为题材,描述了皇帝的威严和仪态。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早晨的云彩。同时也描绘了皇帝渡过河流的场景,展示了他的权力和威望。最后,诗人提到皇帝一统天下,享有人民的拥戴和歌颂。

赏析:
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描绘了皇帝的壮丽景象和国家的繁荣。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皇帝的无上权威和治理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繁华安康的祝愿。整首诗气势磅礴,富有豪情壮志,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皇室和国家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张九龄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zǎo dù pú jīn guān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wèi wǔ zhōng liú chù, xuān huáng wèn dào huí.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
zhǎng dī chūn shù fā, gāo zhǎng shǔ yún kāi.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lóng fù wáng zhōu dù, rén zhàn xiān qì lái.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
hé jīn huì rì yuè, tiān zhàng yì fēng léi.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dōng gù zhòng guān jǐn, xī chí wàn guó péi.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
hái wén gǔ gōng jùn, yuán shǒu yǒng kāng zāi.
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专题为您介绍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古诗,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张九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张九龄著名诗词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西江夜行》 《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江南有丹橘》 《答陆澧》 《春江晚景》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感遇十二首》 《赋得自君之出矣》 《归燕诗》 《感遇十二首·其四》 《送韦城李少府》

您也许还喜欢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张九龄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张九龄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张九龄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