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分类:

作者简介(李商隐)

李商隐头像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李商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粥香饧白杏花天,
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
凤楼迢递忆秋千。

中文译文:
香气扑鼻的粥和白色的杏花漫天飞舞,
我静静地坐在华丽的宴席上,倾听流莺的歌声。
今天这封寄来的信,让我想起已经过去的春天,
回忆起那美丽的秋千在凤楼上摇摆的情景。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通过饧粥和白色的杏花带来的感触和回忆。诗人在宴席上静静地感受着粥的香气和杏花的飞舞,同时聆听着流莺的歌声,引发了他对过去春天的回忆。诗人通过邮寄来的信感叹着春天已经逝去,回忆起曾经在凤楼上摇摆的美丽秋千。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粥、杏花和流莺的美好景象,同时引发了对逝去春天和美丽回忆的思考。粥和杏花代表着富饶和繁华,而流莺的歌声则增添了一丝诗意和温暖。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诗人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实,读来令人心生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李商隐 拼音读音参考

píng shì wēng jì cì táng zhōu zǒu bǐ wèi dá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zhōu xiāng táng bái xìng huā tiān, shěng duì liú yīng zuò qǐ yán.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jīn rì jì lái chūn yǐ lǎo, fèng lóu tiáo dì yì qiū qiān.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专题为您介绍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古诗,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李商隐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商隐著名诗词

《嫦娥》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夜雨寄北》 《锦瑟》 《霜月》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乐游原/登乐游原》 《赠荷花》 《贾生》 《无题二首》 《无题·八岁偷照镜》 《忆梅》

您也许还喜欢

《东阿王》李商隐 《圣女祠》李商隐 《独居有怀》李商隐 《过景陵》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李商隐 《野菊(又见《孙逖集》,题作咏楼前海石榴)》李商隐 《板桥晓别》李商隐 《过伊仆射旧宅》李商隐 《关门柳》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