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 李峤

唐代   李峤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
危巢畏风急,绕树觉星稀。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倘游明镜里,朝夕动光辉。
分类:

作者简介(李峤)

李峤头像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鹊》李峤 翻译、赏析和诗意

《鹊》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鹊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中文译文:
鹊鸟不分荆山抵,
它甘愿从石钟飞。
它的巢穴畏惧风的急速,
围绕树木感受星光的稀落。
它喜欢追随行人的归来,
却在我们失落时归去。
如果我们能在明镜中遨游,
我们会在朝夕中发现光辉。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鹊鸟的形象,比喻了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鹊鸟甘愿飞翔,无畏困难,寻找光明和自由。诗人观察到鹊鸟从巢穴到树上的飞翔,感受到了它对风的畏惧和对星光的追求。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着喜怒哀乐,善恶荣辱。当我们快乐时,有人与我们同乐;当我们忧愁时,却往往独自承受。如果我们能超越现实,用心灵进行追寻,我们将会发现内心的光辉。

赏析:
本诗通过自然意象鹊鸟,将诗人自身情感抒发和对人生现实的思考融入其中。诗人通过描绘鹊鸟的形象,以及鹊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快乐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当欢乐时有人相伴,当忧愁时往往孤独自受。然而,诗人鼓励我们通过超越现实,用内心的力量来面对生活。最后一句“倘游明镜里,朝夕动光辉”呼应了诗的开始,通过明镜的比喻,引发读者对于超然境界和自我认知的思考。整首诗音韵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内心光辉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鹊》李峤 拼音读音参考

què

bù fēn jīng shān dǐ, gān cóng shí yìn fēi.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
wēi cháo wèi fēng jí, rào shù jué xīng xī.
危巢畏风急,绕树觉星稀。
xǐ zhú xíng rén zhì, chóu suí zhī nǚ guī.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tǎng yóu míng jìng lǐ, zhāo xī dòng guāng huī.
倘游明镜里,朝夕动光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鹊》专题为您介绍鹊古诗,鹊李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峤著名诗词

《风》 《书》 《中秋月二首·其二》 《海》 《龙》 《马》 《羊》 《桥》 《松》 《雪》 《竹》 《马》

您也许还喜欢

《雁》李峤 《凫》李峤 《莺》李峤 《雉》李峤 《燕》李峤 《雀》李峤 《龙》李峤 《麟》李峤 《象》李峤 《马》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