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著禅师》 杜荀鹤

唐代   杜荀鹤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分类:

作者简介(杜荀鹤)

杜荀鹤头像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题著禅师》杜荀鹤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著禅师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中文译文:

题著禅师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们都陷入了此中迷惑,只有师傅明白其中之道。
打开窗户俯瞰山岳,却因虫蚁而丛生茂盛。
说空就是空,空论能够达到维摩。(维摩是佛教中的一位众生)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大道的本质以及人们被感情所困扰的现象。大道本质上是没有幻象的,它是纯粹的、没有欺骗的。但是人们常常被自身的情绪所迷惑,无法认清真相。只有禅师们通过冥思静虑,用智慧去理解和掌握大道的真实。即使面对世间种种琐事,他们仍然能够保持清明和明智,将空论乃至于维摩之道传达给众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方式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佛教观念,即世间的幻象和人们的情感是如何困扰我们,而禅师们则能够超越这种困扰,达到对真理的领悟。诗中通过对人们被情感迷惑和禅师们的明智对比,强调了禅师的智慧和洞察力。通过开窗阔来俯瞰世界,诗人把禅师们和常人截然对立的形象展示了出来。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空论的境界,空论能够达到维摩,即达到无物无我、无情无爱的境界。整首诗简洁而意味深长,寓意着禅宗的智慧与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著禅师》杜荀鹤 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e chán shī
题著禅师

dà dào běn wú huàn, cháng qíng zì yǒu mó.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rén jiē mí zhe cǐ, shī dú wù rú hé.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wèi yuè kāi chuāng kuò, yīn chóng zhǎng cǎo duō.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shuō kōng kōng shuō de, kōng dé dào wéi mó.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著禅师》专题为您介绍题著禅师古诗,题著禅师杜荀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杜荀鹤著名诗词

《题弟侄书堂》 《小松》 《春宫怨》 《山中寡妇/时世行》 《蚕妇》 《送人游吴》 《泾溪》 《再经胡城县》 《秋夕》 《送友游吴越》 《闽中秋思》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您也许还喜欢

《春日闲居即事》杜荀鹤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杜荀鹤 《乱后再逢汪处士》杜荀鹤 《山中喜与故交宿话》杜荀鹤 《观棋》杜荀鹤 《送人宰德清》杜荀鹤 《寄窦处士》杜荀鹤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杜荀鹤 《赠李蒙叟》杜荀鹤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杜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