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杜荀鹤

唐代   杜荀鹤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分类:

作者简介(杜荀鹤)

杜荀鹤头像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杜荀鹤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七言绝句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中文译文:

在栖贤寺住了一个秋天,昼夜的忙碌和悠闲有了明显的区分。
细小的泉水在山的半边倾泻,漫长的夜晚里,孤独的客人独自深思。
白鹤飞离了它的巢穴,月亮在空中绽放。巨龙潜伏在山洞中,腾云驾雾。
经过了漫长的苦心吟诵,才能见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可多么遗憾不能与你共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在栖贤寺度过一个秋天的经历,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栖贤寺是一个僻静而神秘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秋天,时间的流逝使得自己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节描绘了一个宿舍生活里忙碌与闲暇的对比,用“一宿三秋”形容时间的流逝,突出了诗人在栖贤寺的生活仿佛经历了三个秋天一样的漫长。此处“一宿”虽然形容诗人的在寺庙中的日子,但也可以理解为住在陌生地方的短暂经历。闲忙与晓分一词,刻画出忙碌和闲暇的时间段在黎明时分的交替,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节以细小的泉水和山的半边坡来表现栖贤寺的景色。细泉山半落的描写,展现了撞击在石壁上的泉水一瞬之间的美丽与消逝。孤客夜深闻意味着诗人在安静的夜晚独自思考,有一种孤独的感觉,然而这样的孤独使得诗人更加敏感地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美。

第三节通过比喻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鹤飞离自己的巢穴,象征着友人离开了自己;月亮的明亮则将诗人与友人联系在一起;龙潜穴拥云,则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将友人比作了神龙。

最后一节以“多恨不同君”的句子结束诗歌,表达了诗人惋惜不能与友人一同欣赏如此美景的愿望,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运用了押韵和对仗,语言简洁而富有修辞,情感真挚而深刻。通过对静谧夜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并通过自然景物和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杜荀鹤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sù qī xián sì huái yǒu rén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yī xiǔ sān qiū sì, xián máng yǔ xiǎo fēn.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xì quán shān bàn luò, gū kè yè shēn wén.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hè qù cháo shèng yuè, lóng qián xué yōng yún.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kǔ yín fāng jiàn jǐng, duō hèn bù tóng jūn.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专题为您介绍秋宿栖贤寺怀友人古诗,秋宿栖贤寺怀友人杜荀鹤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杜荀鹤著名诗词

《题弟侄书堂》 《小松》 《春宫怨》 《山中寡妇/时世行》 《蚕妇》 《送人游吴》 《泾溪》 《再经胡城县》 《秋夕》 《送友游吴越》 《闽中秋思》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您也许还喜欢

《乱后再逢汪处士》杜荀鹤 《山中喜与故交宿话》杜荀鹤 《观棋》杜荀鹤 《送人宰德清》杜荀鹤 《寄窦处士》杜荀鹤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杜荀鹤 《赠李蒙叟》杜荀鹤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杜荀鹤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杜荀鹤 《乱后送友人归湘中》杜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