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仙吕)》 周邦彦

宋代   周邦彦
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
柳汀莲浦。
看尽江南路。
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
空回顾。
淡烟横素。
不见扬鞭处。
分类: 咏物写花怀人 点绛唇

作者简介(周邦彦)

周邦彦头像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点绛唇(仙吕)》周邦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点绛唇(仙吕)》

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
柳汀莲浦。看尽江南路。
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
空回顾。淡烟横素。不见扬鞭处。

中文译文:
征骑初停,酒乐刚刚停下,不要急于放开杯中的离歌。
柳丛掩映在汀边,莲花开放在浦岸。眺望着尽头的江南路。
我苦恼地看着斜阳,它悠悠地催促人们离去。
我空空地回首,淡淡的烟雾弥漫在素色的天空中。看不见扬起鞭子的地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周邦彦创作的《点绛唇(仙吕)》。通过描绘江南美景和流动的场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人生的无常。

诗的开头描述了征骑停下,酒乐刚刚停止,暗示了诗人的身处边塞,征战归来的情景。接下来,诗人眺望着江南的美丽景色,柳丛和莲花的景象使人陶醉其中。然而,斜阳的倾斜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不会停歇,人们必须继续前行。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空空地回首,眷恋着美好的事物和过去的时光。然而,淡淡的烟雾弥漫在素色的天空中,诗人再也看不见扬起鞭子的地方,这象征着诗人的归程。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情绪,表达了人生短暂而无常的主题,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的感叹。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通过运用意象和隐喻,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短暂的感知,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点绛唇(仙吕)》周邦彦 拼音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xiān lǚ
点绛唇(仙吕)

zhēng qí chū tíng, jiǔ xíng mò fàng lí gē jǔ.
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
liǔ tīng lián pǔ.
柳汀莲浦。
kàn jǐn jiāng nán lù.
看尽江南路。
kǔ hèn xié yáng, rǎn rǎn cuī rén qù.
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
kōng huí gù.
空回顾。
dàn yān héng sù.
淡烟横素。
bú jiàn yáng biān chù.
不见扬鞭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点绛唇(仙吕)》周邦彦专题为您介绍《点绛唇(仙吕)》周邦彦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周邦彦著名诗词

《苏幕遮·燎沉香》 《兰陵王·柳》 《少年游·并刀如水》 《蝶恋花·早行》 《菩萨蛮·梅雪》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解语花·上元》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西河·大石金陵》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您也许还喜欢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周邦彦 《风流子(大石秋怨·秋景)》周邦彦 《华胥引(黄钟秋思)》周邦彦 《宴清都(中吕)》周邦彦 《四园竹(官本作西园竹小石)》周邦彦 《木兰花(高平暮秋饯别)》周邦彦 《霜叶飞(大石)》周邦彦 《蕙兰芳引(仙吕)》周邦彦 《塞垣春(大石)》周邦彦 《丁香结(商调)》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