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程垓

宋代   程垓
绿深红少。
柳外横桥小。
双燕不知幽梦好。
惊起碧窗春晓。
起来_憧多时。
玉台金镜慵移。
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分类: 清平乐

作者简介(程垓)

程垓头像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清平乐》程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绿深红少。
柳外横桥小。
双燕不知幽梦好。
惊起碧窗春晓。
起来_憧多时。
玉台金镜慵移。
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中文译文:

绿色深沉,红色稀少。
柳树外横跨一座小桥。
双燕不知道幽梦的美好。
惊动碧玻璃窗上的春光。
起身_心中怅惘已久。
玉台上的金镜不愿移动。
多少春天的忧愁未曾述说,
却来闲逸地数着花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恬静的氛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景。诗人用简洁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首句“绿深红少”,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绿色象征着生机和活力,红色则代表鲜花或艳阳。这一景象展示了春天的明亮和充满活力的一面。

接下来的两句“柳外横桥小。双燕不知幽梦好。”描述了一座小桥和两只燕子。小桥横跨在柳树之外,形成了一种雅致的景观。诗中的燕子不知道幽梦的美好,可以理解为它们不需要刻意追求幸福,自然而然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惊起碧窗春晓。起来_憧多时。”描绘了清晨的一幕。被惊动的碧玻璃窗映照出了春天的早晨景色。诗人自己也在这个时候起身,表达了对生活的期待和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玉台金镜慵移。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表达了诗人宁静自得的心境。诗人坐在玉台前的金镜前,不愿意移动,暗示他对于外界的繁华喧嚣不感兴趣。他数着花枝,回顾着曾经的春天,思考着未曾说出的春愁。

整首诗词以简洁、平静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宁静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繁华世界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追求内心平和的心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清平乐》程垓 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乐

lǜ shēn hóng shǎo.
绿深红少。
liǔ wài héng qiáo xiǎo.
柳外横桥小。
shuāng yàn bù zhī yōu mèng hǎo.
双燕不知幽梦好。
jīng qǐ bì chuāng chūn xiǎo.
惊起碧窗春晓。
qǐ lái chōng duō shí.
起来_憧多时。
yù tái jīn jìng yōng yí.
玉台金镜慵移。
duō shǎo chūn chóu wèi shuō, què lái xián shù huā zhī.
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清平乐》程垓专题为您介绍《清平乐》程垓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程垓著名诗词

《忆秦娥》 《卜算子》 《南歌子》 《卜算子》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最高楼·旧时心事》 《愁倚阑·春犹浅》 《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破阵子》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您也许还喜欢

《望秦川(早春感怀)》程垓 《望秦川》程垓 《望秦川》程垓 《天仙子》程垓 《望江南(夜泊龙桥滩前遇雨作)》程垓 《南歌子》程垓 《南歌子(杨光辅又寄示寻春)》程垓 《南歌子(早春)》程垓 《南歌子》程垓 《南歌子》程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