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恂上人还吴》 储光羲

唐代   储光羲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
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分类:

作者简介(储光羲)

储光羲头像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送恂上人还吴》储光羲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恂上人还吴》一诗是唐代储光羲所作,诗中描写了洛城的美景和君王行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洛城本天邑,
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
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
清川杨柳垂。
乘闲道归去,
远意谁能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洛城为背景,诗人储光羲通过描绘洛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君王的敬仰与思念之情。首先,诗人称赞洛城为“天邑”,洛水为“天池”,将洛城的地位与上天联系起来,突出其尊贵之地位。接着,诗人描述了君王行幸的景象,以“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表达了对君王的称赞和崇敬之情。诗中还描绘了清静宜人的环境,通过“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洛城的祥和美景。最后,诗人以“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表达了对君王行宫归来后的离情别绪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运用了清新明朗的描写手法,通过描绘洛城的美景和君王行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敬仰和思念。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离别之情,给人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愁。这首诗词使人感受到了储光羲对君王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美景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恂上人还吴》储光羲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xún shàng rén hái wú
送恂上人还吴

luò chéng běn tiān yì, luò shuǐ jí tiān chí.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jūn wáng jì xíng xìng, fǎ zǐ fù lái yí.
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xū shì xiāng huā mǎn, qīng chuān yáng liǔ chuí.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
chéng xián dào guī qù, yuǎn yì shuí néng zhī.
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恂上人还吴》专题为您介绍送恂上人还吴古诗,送恂上人还吴储光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储光羲著名诗词

《钓鱼湾》 《咏山泉/山中流泉》 《江南曲四首》 《关山月》 《霁后贻马十二巽》 《采莲词》 《临江亭五咏》 《新丰主人》 《升天行贻卢六健》 《相和歌辞·猛虎行》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相和歌辞·采莲曲》

您也许还喜欢

《送周十一》储光羲 《新丰主人》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储光羲 《贻从军行》储光羲 《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储光羲 《蔷薇》储光羲 《同张侍御宴北楼》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储光羲 《饯张七琚任宗城即环之季也同产八人俱以才名知》储光羲 《留别安庆李太守》储光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