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刘辰翁

宋代   刘辰翁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
飒飒神光暗度。
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
寂寞江头独步。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分类: 鹊桥仙

作者简介(刘辰翁)

刘辰翁头像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鹊桥仙》刘辰翁 翻译、赏析和诗意

《鹊桥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辰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香吹下,烟雾弥漫成道路。神秘的光芒在清晨渐渐消失。桥边仍记得曾泛舟的人,看着红色的岸边,青苔迹象显示岁月的痕迹。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广阔的天空,微风轻轻吹拂着露珠。在寂寞的江边独自漫步,追寻何处能够感受到飘然的心情,回归梦中,融入梨花飘洒的春雨。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为主题。诗中描述了一幅江景图,通过描绘桥上的风景、月亮和江边的寂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恬静,以及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寻找、追求和归属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江景环境中。诗中的鹊桥象征着传说中的仙境,通过“天香吹下,烟霏成路”等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桥边神秘的氛围和超凡的美感。

诗中的明月和微风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寂寞的江头独步时,诗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归属感,通过“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由自在和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和抒发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能引发人们对生活、自由和归属感的思考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鹊桥仙》刘辰翁 拼音读音参考

què qiáo xiān
鹊桥仙

tiān xiāng chuī xià, yān fēi chéng lù.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
sà sà shén guāng àn dù.
飒飒神光暗度。
qiáo biān yóu jì fàn chá rén, kàn chì àn tái hén rú gǔ.
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cháng kōng hào yuè, xiǎo fēng xié lù.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
jì mò jiāng tóu dú bù.
寂寞江头独步。
rén jiān hé chǔ dé piāo rán, guī mèng rù lí huā chūn yǔ.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鹊桥仙》刘辰翁专题为您介绍《鹊桥仙》刘辰翁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辰翁著名诗词

《忆秦娥》 《柳梢青·春感》 《忆江南》 《兰陵王·丙子送春》 《西江月·新秋写兴》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桂枝香·吹箫人去》 《忆秦娥》 《宝鼎现·春月》 《永遇乐·璧月初晴》 《水调歌头》 《如梦令》

您也许还喜欢

《一翦梅(和人催雪)》刘辰翁 《一翦梅(和敖秋崖为小孙三载寿谢)》刘辰翁 《夜飞鹊(七夕)》刘辰翁 《疏影(催雪)》刘辰翁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刘辰翁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刘辰翁 《促拍丑奴儿(辛巳除夕)》刘辰翁 《促拍丑奴儿(有感)》刘辰翁 《最高楼(寿秋水)》刘辰翁 《最高楼(壬辰寿王城山八十)》刘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