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刘长卿

唐代   刘长卿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分类: 登高怀古抒情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头像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刘长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中文译文:

来到栖霞寺东峰,寻找南齐明征君的故居。
山中人今已不见,山鸟却依然聚集。
他曾发出长啸,告别明主,终生将卧在这座峰上。
泉水从石径中流过,山涧的门户被尘土覆盖。
古墓依偎在寒草之中,前朝的思念借由老松传达。
片云缭绕断壁,万壑中回荡着疏钟的声音。
我心里感慨万分,空手归去的时候,仍然怀疑是否在林中相遇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栖霞寺东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南齐明征君的思念之情。

诗人在开头表示山中人今已不见,这里的“山人”指的是南齐明征君。山鸟自相从,意味着山中的鸟儿们聚集在一起,似乎在为南齐明征君送行。

接下来,诗人讲述了南齐明征君的事迹,他曾经发过长啸,告别了明主,选择了长久地卧在栖霞寺东峰。

诗中还描绘了栖霞寺东峰的景色。泉水从石径中流过,山涧的门户被尘土埋没。古墓依偎在寒草中,前朝的思念借助松树传达出来。片云缭绕在断壁上,万壑中回荡着疏钟的声音。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幽静、荒凉的感觉,与明征君的离去相互呼应。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心情。他感慨万分地提到自己即将空手归去,但仍然怀疑是否曾在林中与南齐明征君相遇。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南齐明征君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峰上的景色,将诗人与故人的心灵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刘长卿 拼音读音参考

qī xiá sì dōng fēng xún nán qí míng zhēng jūn gù jū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shān rén jīn bú jiàn, shān niǎo zì xiāng cóng.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cháng xiào cí míng zhǔ, zhōng shēn wò cǐ fēng.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quán yuán tōng shí jìng, jiàn hù yǎn chén róng.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gǔ mù yī hán cǎo, qián cháo jì lǎo sōng.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piàn yún shēng duàn bì, wàn hè biàn shū zhōng.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chóu chàng kōng guī qù, yóu yí lín xià féng.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专题为您介绍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古诗,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刘长卿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长卿著名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新年作》 《送灵澈上人》 《听弹琴》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饯别王十一南游》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别严士元》 《长沙过贾谊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您也许还喜欢

《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诗以见谕》刘长卿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刘长卿 《别李氏女子》刘长卿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刘长卿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即李光弼)》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刘长卿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