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刘长卿

唐代   刘长卿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分类: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头像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刘长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北方的路已经没有鸟飞的声音了,万里间只有孤独的云朵西飘东去。过去的事业已经变成茂盛的草木,剩下的只是我自己还在浪迹天涯。

我辞别了我的故乡,离开了我的家乡,在秦国留下了我的镜子,却把楚国的弓箭交给了别人。此时我只带着一根竹竿,随意地去和钓鱼的渔翁作伴。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刘长卿遭受流放的境况。他被贬到江东,离开了长安,辞别了淮南使院的朋友们。诗中描绘了北方的寒冷荒凉,以及诗人深深地怀念家园和过去的事业。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遗留的秦镜和楚弓,暗示了自己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园,只剩下了无心漂泊的寂寞。最后,诗人抛下了一切,只带着一根竹竿,表示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随遇而安的心境。

这首诗词运用了精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被囚禁在异乡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家乡和事业的留恋之情。诗中的景象和意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体察和自我调节,使全篇更具思想性和表现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刘长卿 拼音读音参考

bì dì jiāng dōng, liú bié huái nán shǐ yuàn zhū gōng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cháng ān lù jué niǎo fēi tōng, wàn lǐ gū yún xī fù dōng.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jiù yè yǐ yīng chéng mào cǎo,
旧业已应成茂草,
yú shēng zhǐ shì rèn piāo péng.
馀生只是任飘蓬。
hé cí xiàng wù kāi qín jìng, què shǐ tā rén dé chǔ gōng.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cǐ qù xíng chí yī gān zhú, děng xián jiāng xiá diào yú wēng.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专题为您介绍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古诗,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刘长卿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长卿著名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新年作》 《送灵澈上人》 《听弹琴》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饯别王十一南游》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别严士元》 《长沙过贾谊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您也许还喜欢

《罪所上御史惟则》刘长卿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刘长卿 《狱中闻收东京有赦》刘长卿 《温汤客舍》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刘长卿 《送马秀才落第归江南》刘长卿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刘长卿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刘长卿 《送李将军(一作送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刘长卿 《西陵寄一上人》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