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李吕

宋代   李吕
含怨。
两颦浅。
羽髻云鬟低玉燕。
绿沈香底金鹅扇。
隐隐花枝轻颤。
当筵不放红云转。
正是玉壶春满。
分类: 调笑

作者简介(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调笑令》李吕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调笑令·含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李吕。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边的眉毛微微蹙起,
羽髻盘在云鬟下,低垂着玉燕。
绿色的沈香底下是金鹅扇。
花枝微微颤动,隐隐约约。
宴席上不放红云转,
正是玉壶里春满溢。

诗意:
这首诗以妇女的容貌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女子含怨的心情。诗中描写了女子的眉头微微皱起,鬓发盘在头顶上,垂下来形如玉燕。她手持金鹅扇,扇底是绿沈香。花枝微微颤动,仿佛隐约有情感的波动。在宴席上,她不敢流露出红云般的喜悦转变,因为她心中充满了怨恨。然而,她的内心却如玉壶一样充满了春天的喜悦和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女子含怨的情感,展示了宋代女性的细腻和情感内敛。通过对女子容貌和仪态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和纠葛。她的眉头微蹙、鬓发垂下,以及手持的金鹅扇,都显示了她内心的不安和怨恨。然而,她又不敢在宴席上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只能含怨而过。最后两句“当筵不放红云转。正是玉壶春满。”则表达了她内心的喜悦和温暖,虽然无法在外界展示,但在她的内心中却充满了春天的喜悦。

整首诗精炼而含蓄,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它展示了宋代女性的内敛和善于隐藏情感的特点,同时也传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受限的处境。这首诗在情感和意境上都给人以深思,是一首值得欣赏和品味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调笑令》李吕 拼音读音参考

tiáo xiào lìng
调笑令

hán yuàn.
含怨。
liǎng pín qiǎn.
两颦浅。
yǔ jì yún huán dī yù yàn.
羽髻云鬟低玉燕。
lǜ shěn xiāng dǐ jīn é shàn.
绿沈香底金鹅扇。
yǐn yǐn huā zhī qīng chàn.
隐隐花枝轻颤。
dāng yán bù fàng hóng yún zhuǎn.
当筵不放红云转。
zhèng shì yù hú chūn mǎn.
正是玉壶春满。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调笑令·含怨》李吕专题为您介绍《调笑令·含怨》李吕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吕著名诗词

《前调(谢人送牡丹)》 《凤栖梧》 《沁园春(叹老)》 《鹧鸪天(寄情)》 《临江仙》 《前调》 《前调》 《前调》 《前调》 《调笑令》 《点绛唇》 《水调歌头(和伯称)》

您也许还喜欢

《遣兴》李吕 《遣兴》李吕 《遣兴》李吕 《遣兴》李吕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刘子翚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九》刘子翚 《梅花》刘子翚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刘子翚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刘子翚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七》刘子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