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李白

唐代   李白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分类: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头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李白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我家敬亭下,常有谢公的迹象。
相隔数百年,宛如风吹的昨天。
登上高山,皓月当空,俯瞰青山和郭垣。
俯视鸳鹭群,它们自由自在地饮啄啼叫。
夫子虽然有些颠簸不稳,宛如飘落在瑶台上的雪中仙鹤。
独自站立观看浮云,我的心情在广阔的天地里。
时常转头看我笑,递给我一饭,是葵花和藿香。
世路如同秋风,相逢只会更加凄凉。
腰间挂着宝剑,寓意无尽誓言。
壮士不可轻忽,我们在云阁再次相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给崔侍御写的寄语之作。诗中描述了在敬亭山下登高望远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崔侍御的崇敬之情和对壮志豪言的承诺。

诗人首先描述了敬亭山下的景色,表达了时光流转却景色依旧之感。然后,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写了崔侍御谦逊而坚定的品质,并将其比喻为瑶台雪中的仙鹤。接着,诗人以自由独立的姿态观察浮云,表达了自己无拘无束的心情。最后,诗人以秋风的寓意,写出了世道的艰难和相遇的凄凉,但他仍然坚定地承诺保持豪情壮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崔侍御的钦佩和对努力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李白豪放的诗风和追求理想的意志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李白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jìng tíng jì cuī shì yù yī běn zuò dēng gǔ chéng wàng fǔ zhōng jì cuī shì yù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wǒ jiā jìng tíng xià, zhé jì xiè gōng zuò.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xiāng qù shù bǎi nián, fēng qī wǎn rú zuó.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dēng gāo sù qiū yuè, xià wàng qīng shān guō.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fǔ shì yuān lù qún, yǐn zhuó zì míng yuè.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fū zǐ suī cèng dèng, yáo tái xuě zhōng hè.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dú lì kuī fú yún, qí xīn zài liáo kuò.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shí lái gù wǒ xiào, yī fàn kuí yǔ huò.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shì lù rú qiū fēng, xiāng féng jǐn xiāo suǒ.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yāo jiān yù jù jiàn, yì xǔ wú yí nuò.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zhuàng shì bù kě qīng, xiāng qī zài yún gé.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专题为您介绍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古诗,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李白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白著名诗词

《将进酒》 《静夜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行路难·其一》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送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蜀道难》 《望天门山》 《三五七言/秋风词》 《渡荆门送别》

您也许还喜欢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李白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李白 《寄上吴王三首》李白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 《别鲁颂》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