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柴望

宋代   柴望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归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分类: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柴望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是宋代柴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沙万里梦堪惊,
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
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归燕春何处,
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
剑歌泪尽血沾缨。

诗意:
这首诗以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代乱世的忧虑和对传统美德的推崇。诗中抒发了对风沙蔽日、世态炎凉的感叹,对传世之义和清高之德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情感。首句“风沙万里梦堪惊”,描绘了乱世风云变幻的景象,以及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力和惊讶。接着,“地老天荒只此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坚守,意味着只有这种情感能够在世上长存。这两句以风沙和地老天荒作暗示,形象地描绘了时代的动荡和岁月的洗礼。

第三、四句“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则通过对王蠋和伯夷这两位古代贤人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道德操守的向往。堂前归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一句描述了岁月的更迭,以及人们对于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

最后两句“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透露出作者对曾经的悲苦和牺牲的回忆,通过剑歌和血沾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痛楚和不幸的感叹。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风沙、时代、传统美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人物和时代的回顾,呈现出一种传统美德的追求和对乱世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时代的深思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柴望 拼音读音参考

hé tōng pàn dì suí hēng shū gǎn yùn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fēng shā wàn lǐ mèng kān jīng, dì lǎo tiān huāng zhī cǐ qíng.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shì shàng dàn zhī wáng zhú yì, rén jiān wéi yǒu bó yí qīng.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táng qián guī yàn chūn hé chǔ, huā wài tí juān yuè jǐ gèng.
堂前归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mò huà qī liáng dāng rì shì, jiàn gē lèi jǐn xuè zhān yīng.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专题为您介绍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古诗,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柴望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柴望著名诗词

《齐天乐》 《桂枝香》 《念奴娇》 《念奴娇(山河)》 《贺新郎》 《满江红(别沧洲赵茂仲)》 《摸鱼儿(景定庚申会使君陈碧栖)》 《念奴娇(丙辰寄钱若洲)》 《摸鱼儿(宝祐甲寅春赋)》 《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 《祝英台(丁巳晚春访杨西村,湖上怀旧)》 《齐天乐(戊申百五王野处酌别)》

您也许还喜欢

《山居》柴望 《范蠡》柴望 《凤皇台》柴望 《朝中措·杨花绕昼暖风多》王玉 《宫词十首》张枢 《宫词十首》张枢 《宫词十首》张枢 《宫词十首》张枢 《宫词十首》张枢 《宫词十首》张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