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皇甫曾

唐代   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露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分类: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皇甫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上人远自西天至,
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
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
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露寒,
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
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尝传心不住,
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
应真莫便游天台。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上人远自西天而来,
头陀游历南朝寺庙。
口中吟诵着古代贝叶经典,
手持着金色法轮,声音悠扬。

护法之际,只有挥动锡杖,
石濑云溪深幽寂静。
初来乍到,松径间的风露清寒,
遥映着霜天中的皎洁月光。

深夜时分,空山中诵经,
孤单地悬挂在树枝上。
真正的佛法传授心不停止,
东西南北任由缘分引导着路途。

佛川这次离开何时归来,
应当真正不再游弋天台。

诗意和赏析:本诗描绘了一位从西方来到南朝寺庙的上人的场景,通过描写他的外貌、行为和精神状态,表达了抱持佛法的决心和禅修的境界。诗中展示了上人的虔诚和执着,他以古老的贝叶经文吐诵,手持金策法器,挥动锡杖护法。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和寂静的山谷,展现出修行者的寂默和超脱,以及佛法的普遍性。最后,诗人在问及何时归来时,似乎在提醒修行者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不要被外界诱惑所迷。整个诗篇简洁明了,以典雅的笔触勾勒出修行者的形象,并借此表达了对佛法的推崇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皇甫曾 拼音读音参考

xī zhàng gē, sòng míng chǔ shàng rén guī fú chuān yī zuò quán dé yú shī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shàng rén yuǎn zì xī tiān zhì, tóu tuó xíng biàn nán cháo sì.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kǒu fān bèi yè gǔ zì jīng,
口翻贝叶古字经,
shǒu chí jīn cè shēng líng líng.
手持金策声泠泠。
hù fǎ hù shēn wéi zhèn xī, shí lài yún xī shēn jì jì.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zhà lái sōng jìng fēng lù hán, yáo yìng shuāng tiān yuè chéng pò.
乍来松径风露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hòu yè kōng shān chán sòng shí,
后夜空山禅诵时,
liáo liáo guà zài kū shù zhī.
寥寥挂在枯树枝。
zhēn fǎ cháng chuán xīn bú zhù, dōng xī nán běi suí yuán lù.
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fú chuān cǐ qù hé shí huí, yīng zhēn mò biàn yóu tiān tāi.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专题为您介绍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古诗,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皇甫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皇甫曾著名诗词

《送人还荆州》 《送王司直》 《韦使君宅海榴咏》 《山下泉》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送王相公赴幽州》 《寄刘员外长卿》 《赠老将》 《萼岭四望》 《送王相公赴幽州》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建元寺西院寄李员外纵联句》

您也许还喜欢

《玉山岭上作》皇甫曾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皇甫曾 《送裴秀才贡举》皇甫曾 《赠老将》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皇甫曾 《奉送杜侍御还京(一作杜中丞,一作林中丞)》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皇甫曾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此公自江阴令除谏官)》皇甫曾 《韦使君宅海榴咏》皇甫曾 《送普上人还阳羡(一作皇甫冉诗)》皇甫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