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质 (1109个)
-
501
傲雪凌霜
- 成语拼音: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成语解释:
-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 成语出处:
-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
502
爱憎分明
- 成语拼音:
- ài zēng fēn míng
- 成语解释:
-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 成语出处:
-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
503
百不当一
- 成语拼音:
- bǎi bù dāng yī
- 成语解释:
-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
504
百般奉承
- 成语拼音:
- bǎi bān fèng chéng
- 成语解释:
-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金线池》:“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
505
跛鳖千里
- 成语拼音:
- bǒ biē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
506
不辨菽麦
- 成语拼音:
- bù biàn shū mài
- 成语解释:
-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
507
搬唇递舌
- 成语拼音:
- bān chún dì shé
- 成语解释:
- 挑拔是非。
- 成语出处: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
508
抱打不平
- 成语拼音:
- bào dǎ bù píng
- 成语解释:
-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
509
博大精深
- 成语拼音:
- bó dà jīng shēn
- 成语解释:
-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 成语出处:
-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510
拔刀相助
- 成语拼音:
- bá dāo xiāng zhù
- 成语解释:
-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
511
博而不精
- 成语拼音:
- bó ér bù jīng
- 成语解释:
-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
512
不分青红皂白
- 成语拼音:
-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 成语解释: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成语出处: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513
不分皂白
- 成语拼音:
- bù fēn zào bái
- 成语解释: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514
不甘寂寞
- 成语拼音:
- bù gān jì mò
- 成语解释:
-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
- 成语出处:
-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
515
布鼓雷门
- 成语拼音:
- bù gǔ léi mén
- 成语解释:
- 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代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
-
516
卑躬屈节
- 成语拼音:
- bēi gōng qū jié
- 成语解释:
-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
517
卑躬屈膝
- 成语拼音:
- bēi gōng qū xī
- 成语解释:
-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 成语出处:
-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
518
博古通今
- 成语拼音:
- bó gǔ tōng jīn
- 成语解释: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成语出处:
-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519
巴高望上
- 成语拼音:
- bā gāo wàng shàng
- 成语解释:
-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
520
不敢造次
- 成语拼音:
- bù gǎn zào cì
- 成语解释:
-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 成语出处: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人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