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 (7973个)
-
241
苦口之药
- 成语拼音:
- kǔ kǒu zhī yào
- 成语解释: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242
开门见山
- 成语拼音:
- kāi mén jiàn shān
- 成语解释: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成语出处: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243
空前未有
- 成语拼音:
- kōng qián wèi yǒu
- 成语解释:
- 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
244
开山鼻祖
- 成语拼音:
- kāi shān bí zǔ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成语出处:
- 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
245
旷世奇才
- 成语拼音:
- kuàng shì qí cái
- 成语解释:
- 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 成语出处:
- 明 屠隆《彩毫记 祖饯都门》:“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
246
开山始祖
- 成语拼音:
- kāi shān shǐ zǔ
- 成语解释:
- 见“开山祖师”。
- 成语出处: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你好大胆!没规矩,没王法的!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
-
247
立地成佛
- 成语拼音:
- lì dì chéng fó
- 成语解释:
-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248
烈火真金
- 成语拼音:
- liè huǒ zhēn jīn
- 成语解释:
-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真金”。
- 成语出处:
-
249
龙口夺食
- 成语拼音:
- lóng kǒu duó shí
- 成语解释:
- 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
- 成语出处:
- 胡正《汾水长流》第18章:“眼看到了这‘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他的麦地又多,错一天,就怕把他们到口的麦子耽误了。”
-
250
冷面寒铁
- 成语拼音:
- lěng miàn hán tiě
- 成语解释:
-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 成语出处:
- 《明史·周新传》:“敢言词多所弹颏,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
251
冷热病
- 成语拼音:
- lěng rè bìng
- 成语解释:
- 疟疾。比喻情绪高低不定
- 成语出处: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可工作起来犯冷热病,有利向前,没利靠后,怕得罪人,满肚子小机器,就是不往正经地方使。”
-
252
冷眼静看
- 成语拼音:
- lěng yǎn jìng kàn
- 成语解释:
- 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 成语出处:
- 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可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
253
两眼一抹黑
- 成语拼音:
- liǎng yǎn yī mā hēi
- 成语解释:
- 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
- 成语出处: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
-
254
蛮不讲理
- 成语拼音:
- mán bù jiǎng lǐ
- 成语解释: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
255
谩不经意
- 成语拼音:
- màn bù jīng yì
- 成语解释:
- 谓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谩,通“漫”。
- 成语出处:
-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事疏》:“今谓皇上谩不经意,一切委之于臣,何其敢于厚诬皇上邪?”
-
256
满不在乎
- 成语拼音:
- mǎn bù zài hū
- 成语解释:
-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
257
迷而知反
- 成语拼音:
- mí ér zhī fǎn
- 成语解释:
-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
258
迷而知返
- 成语拼音:
- mí ér zhī fǎn
- 成语解释:
-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 成语出处:
- 《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所以淹霆缓电者,犹冀弟迷而知返耳。”
-
259
满腹牢骚
- 成语拼音:
- mǎn fù láo sāo
- 成语解释:
-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
260
木梗之患
- 成语拼音:
- mù gěng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 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