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动物 (758个)
-
721
赃私狼籍
- 成语拼音:
- zāng sī l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成语出处:
- 《晋书 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
722
捉鼠拿猫
- 成语拼音:
- zhuō shǔ ná māo
- 成语解释:
-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
723
葬身鱼腹
- 成语拼音:
- zàng shēn yú fù
- 成语解释:
- 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724
指天射鱼
- 成语拼音:
- zhǐ tiān shè yú
- 成语解释:
-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说苑·尊贤》:“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
725
走头无路
- 成语拼音:
- zǒu tóu wú lù
- 成语解释:
- 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成语出处:
- 《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
726
赃污狼籍
- 成语拼音:
- zāng wū l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成语出处:
- 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
727
赃污狼藉
- 成语拼音:
- zāng wū láng jí
- 成语解释: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
728
自相鱼肉
- 成语拼音:
- zì xiāng yú ròu
- 成语解释:
- 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 成语出处:
-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
729
朝阳鸣凤
- 成语拼音:
- zhāo yáng míng fè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 成语出处:
- 语出《诗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730
中原逐鹿
- 成语拼音:
- zhōng yuán zhú lù
- 成语解释:
-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也作“逐鹿中原”。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731
包罗万象
- 成语拼音: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成语解释:
-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成语出处:
- 《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732
不胜枚举
- 成语拼音:
- bù shèng méi jǔ
- 成语解释:
- 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 成语出处:
-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
733
不知凡几
- 成语拼音:
- bù zhī fán jǐ
- 成语解释:
-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 成语出处:
- 清 顾炎武《钱粮论上》:“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
-
734
唱对台戏
- 成语拼音:
- chàng duì tái xì
- 成语解释:
-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 成语出处:
- 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
735
蔚为大观
- 成语拼音:
- wèi wéi dà guān
- 成语解释:
-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蔚为:草木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 成语出处:
- 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成大观。”
-
736
只争朝夕
- 成语拼音: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成语解释:
-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737
不乏其人
- 成语拼音:
- bù fá qí rén
- 成语解释:
-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
738
不遑宁息
- 成语拼音:
- bù huáng níng xī
- 成语解释:
-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
739
不遑暇食
- 成语拼音:
- bù huáng xiá shí
- 成语解释:
-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 成语出处:
- 《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
740
不计其数
- 成语拼音:
- bù jì qí shù
- 成语解释:
-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 成语出处: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 描写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