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的成语 (390个)
-
281
负石赴河
- 成语拼音:
- fù shí fù hé
- 成语解释:
-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
282
逢山开路
- 成语拼音:
- féng shān kāi lù
- 成语解释: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 成语出处: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
283
高卧东山
- 成语拼音:
- gāo wò dōng sh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成语出处:
-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
284
河不出图
- 成语拼音:
- hé bù chū tú
- 成语解释:
- 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285
回山倒海
- 成语拼音:
- huí shān dǎo hǎi
- 成语解释:
-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 成语出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
286
火山汤海
- 成语拼音:
- huǒ shān tāng hǎi
- 成语解释:
- 喻艰难危险。
- 成语出处:
- 《晋书·张骏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
287
还我河山
- 成语拼音:
- huán wǒ hé shān
- 成语解释:
-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 成语出处:
-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
288
剑树刀山
- 成语拼音:
- jiàn shù dāo shān
- 成语解释: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
289
锦绣江山
- 成语拼音:
- jǐn xiù jiāng shān
- 成语解释:
- 形容美好的国土
- 成语出处:
- 元 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
290
开山鼻祖
- 成语拼音:
- kāi shān bí zǔ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成语出处:
- 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
291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成语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29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成语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 成语出处: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293
力可拔山
- 成语拼音:
- lì kě bá shān
- 成语解释:
-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 成语出处:
-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294
离山调虎
- 成语拼音:
- lí shān diào hǔ
- 成语解释:
-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 成语出处:
- 《白雪遗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爷得胜不班师,秦桧东窗定巧计,私造金牌传假旨,暗使离山调虎计,风波亭上死的屈。”
-
295
庐山面目
- 成语拼音:
- lú shān miàn mù
- 成语解释: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成语出处:
- 清 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
296
庐山真面
- 成语拼音:
- lú shān zhēn miàn
- 成语解释: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成语出处:
- 清 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
297
闷海愁山
- 成语拼音:
- mèn hǎi chóu shān
- 成语解释:
- 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 成语出处:
- 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
298
马入华山
- 成语拼音:
- mǎ rù huá shān
- 成语解释:
-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 成语出处:
-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299
满山遍野
- 成语拼音:
- mǎn shān biàn yě
- 成语解释: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成语出处: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
300
南山铁案
- 成语拼音:
- nán shān tiě àn
- 成语解释:
-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 成语出处:
- 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 描写山水的成语